第五章:武威郡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郭挺领会很快,但他知道现在的安西唐军与周边的部族国家势力还存在武器代差,就是大唐军队组织水平和制式武器完全处于碾压级别的,等到宋朝时这种代差就不存在了,关键是连组织水平都退化了,所以不是宋朝军队窝囊也不是不能打,有时候是真的打不过啊,再加上宋朝对军队的防范,文官带兵,训练水平低下等等等等,这就像一个带着沉重镣铐的拳击运动员,一上场不用打就输了。

  郭挺除了领会也在思索,他知道如果让周边的游牧势力从此载歌载舞不再以劫掠为生,那只能是热兵器出现使然。但热兵器直到机枪的出现需要整体社会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支撑的,西方走了几百年,郭挺并不觉得自己会用时比西方少。但他绝对会推动热兵器的发展,随着安西生产力的大飞跃,其他地方游牧民族郭挺不管,但是安西周围的游牧民族必须要学会载歌载舞,当然了郭挺觉得自己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手段。

  安西大历十六年(公元781年)的一天,郭昕派出去的第五波信使绕道回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长安。这时的朝廷才知道安西和北庭还有瓜、沙诸州还在大唐将士手中,期间至少抵御了两次吐蕃的侵吞。

  朝廷沸腾了,许多人热泪盈眶,看着衣衫褴褛的将士,长安无数人潸然泪下。大唐上下为安西、北庭两镇士兵精神感动,连唐德宗本人都为之钦佩,特意下诏激励西域将士,并拜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加封武威郡王。

  当消息传回龟兹时,郭挺正趴在一处蚂蚁窝前用一块打磨过的水晶凸透镜向两个姐姐演示聚光原理。和这些朝廷消息一起带回的还有大唐战神郭子仪故去了,一代战神为李唐王朝恪尽职守、鞠躬尽瘁。

  郭昕并没有因为加封而欣喜若狂,他静静地摆了香案,带着全家人遥祭了伯父郭子仪,他需要的朝廷支援还是镜中花水中月。未来如何他一点把握没有,现有的安西军队可以一次两次的击败吐蕃,随着生力军的消耗,未来呢?郭昕没有把握。

  郭子仪的故去也代表大唐一个时代的结束,中晚唐时代的大幕徐徐展开了,郭挺隐隐觉得自己的时代已经向在招手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