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大唐安西雄兵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幸好,便宜老爹有了我这么非人一般的儿子,哈哈哈!日后一定要在安西大力输出大唐文化,成立专门的移民司让那些等着加入大唐的人进来。一代蓝卡户口本,三代以后或是有重大贡献的生成红色永久户口本,再没人怀疑你的大唐子民身份。

  在这个有人有刀枪便有一切的时代,人力也就代表了生产力代表实力。郭挺虽然觉得现在的安西危机重重,但对自己日后打破困局仍然信心重重。他不会逆天而动,上来就是一通金手指,那是意淫。脱离现状和时代的都是痴心妄想,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好在还有时间还有大把的机会。

  偶然的一次郭挺被郭昕带着去龟兹安西军营亲眼目睹了一场大唐军队的实战训练,这一次的现场感受带给了郭挺巨大的震撼。同时也给郭挺日后坚守和开拓安西领土注入了巨大的信心,有如此彪悍强劲的军人,视死如归的气势,何愁大事不成?

  安西龟兹驻军和大唐其他军镇一样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当演习展开时候,假想目标敌人在一百五十步时候,随着郭昕的一声令下弩兵开始射击;假想目标敌人在六十步时候,旗手迅速示意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二十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即陌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己方重装步兵与假想目标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

  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唐朝军制中的陆军中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

  安西龟兹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职,步兵为正面先锋是最主要的正面攻击力量,骑兵为侧辅,用于迂回包抄敌军或者迅速冲击立足未稳的敌军阵脚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陌刀闪处,寒光粼粼,摄人心魄。

  安西军陌刀作为长柄大刀如墙一般推进绞杀假想敌正面有生力量(敌军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绞杀下人马俱碎)。郭挺想起史书中记载初唐的太宗李世民时期大量的骑兵是击败其他分裂势力和东突厥的主要力量,而唐中期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才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的最主要保证,同时也创造了陌刀的历史神话。

  从武德到天宝年间,唐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王朝的内政方针以及整个军事形势变化。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

  唐代刀虽分为四种(《唐六典》记载唐刀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而这四种刀中真正能够在疆场上发挥保家卫国,开疆辟土作用的兵器却唯独只有陌刀。

  陌刀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感性多于理性、对战斗不重视的儒士们所记载的历史,陌刀只有两种用法,劈和挥舞。但是理性分析不然。先说劈,根据史书所述,陌刀如墙而进,然后一起劈杀。

  因为对于士兵们来说,将武器的锋锐挺在身前,能够有效鼓舞自己的士气....好吧,是给自己壮胆!那么,正常的、合情合理的攻击手段是什么呢?将陌刀挺在身前,但是手臂弯曲,流出前刺的余力。

  明晃晃的陌刀如墙而进,一方面可以有效鼓舞本方战士们的士气,一方面还可以非常严重的威慑敌人。宽大、锋利的陌刀给敌人带来的威慑远远不是窄小的枪头、矛头能比拟的。接近敌人后,用力刺杀,必要时也可以砍、劈、削。

  陌刀长8-9尺,前端尖锐,因此,刺应该是陌刀的一种常用攻击手段,否则无法解释为何打造那么锋利的尖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