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头赞叹一声道:“十七弟,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看来愚兄要和你好好学学了。”</p><p>“哈哈,十三哥,别取笑我了,论行军作战,你可是大甘第一人,我怎么能比得上你,这些计策三哥都已经安排好了,我只不过是照本而已。”</p><p>“嗯?”李承烨一愣,不过事态紧急,只能将满腹疑问压下,随着大军向宫门逼去。</p><p>这时宫中的杀喊之声越来越大,在宫墙之外也清晰可闻,官山营与定北军行至弓箭射程之外,牧王示意将士停下,李承文提声高呼:“禁军将士听令,皇上有旨,投降者官复原职,除李承孺外余下众人皆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待城破之日,就是尔等丧命之时。”</p><p>“我官山营将士已攻入皇城,破开宫门只见早晚,若诸位愿意归降,我淳亲王李承烨担保各位官复原职,活捉李承孺者,官升三级,赏银万两,但若执意孤行,父母妻儿尽诛于宫门之前,定北军听令。”牧王话音刚落,中军中又响起一个威严声音。</p><p>“在。”千余将士齐声呼喝,一时震的宫门禁军鸦雀无声。</p><p>“本王数十声,若城门不开,尔等速去将禁军建册将士的父母亲属尽皆擒来,有反抗者杀无赦。如违此誓,犹如此剑。”说完李承烨抽出身旁亲兵的长剑,向上一挥,内力到处,长剑应声而断。</p><p>“是,”定北军齐声呼道。</p><p>“一。二。”呼应着淳亲王的声音,皇宫之中的喊杀之声越来越大,而且离得宫门越来越近,“七。”</p><p>突然宫门顶楼传来一个苍老满含怒气的声音:“李承烨,有本事明刀明枪一决高下,堂堂的淳亲王定北候,怎能如此下作!?”</p><p>“哈哈,”淳亲王一声长笑道:“李承孺啊李承孺,兴兵做反,背叛宗族,竟然还说别人下作?为了一己私欲,拉上千余条禁军将士一起为你陪葬,这便算堂堂正正?叛乱之前你可曾想过,这五千禁军,有几人家不在卓城之内?如此行径,按律当诛九族,你可曾为他们想过?”</p><p>“你。好一个淳亲王,牙尖嘴利,哼,我们才是真正正朝纲清君侧,而今我大甘风雨飘摇,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只知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朝廷被你们搅得乌烟瘴气。”</p><p>“好一个忠君爱国之士,”李承孺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李承烨打断,“只是你李承孺是什么货色,别人不知道难道本王还不知道?本王十八岁参军,如今已有二十余年,生平百战,胜多败少,才打下我大甘北府的基业,塞外异族不至于踏马中府诸州,便是这样,本王也不敢拿着忠君爱国的旗号来谋我一己私欲,更不会拿着自己生死弟兄的命来换去自己的荣华富贵。</p><p>禁军将士,你们效忠的是我大甘王朝,不是这个卑鄙小人,若连自己的父母都保护不了,还怎么能保家卫国?”说完不等李承孺回话,李承烨便狂喝一声“十!”</p><p>这时听得宫墙之上有人大喊道:“我投降,不要杀我的父母,我。”</p><p>一声惨叫,话音戛然而止。此时定北军齐声喊到:“残杀同袍兄弟者,杀!”</p><p>官山营将士也齐声喊道:“残杀同袍兄弟者,杀!”</p><p>数声惨叫又从宫墙之上传了出来,只听李承孺气急败坏的骂道:“住手,全都住手,不要乱。”</p><p>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