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常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

  “收获特别多。”

  …………

  一听就是盗版磁带,甜蜜蜜和小城故事给凑一张了,还有几首歌都是邓丽君唱的,不过张飞也确实印象不深。

  现在的路上只能听到满世界的“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偶尔听到邓丽君的歌,张飞只有一阵的怀念。

  张飞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无奈啊,如果没有在书上看到的东西,他连小故事都不敢讲,真要是有人较真起来,从哪听来的,或者是自己写的?万一人家作者正在写呢怎么办,算谁抄谁的。

  他真是不知道这两个世界是从什么时候,从哪个地方产生的变化,怎么大部分地方都一样然后就蹦出来不一样了。

  更别说抄书赚钱了,文笔问题都不提,咱们抄点简单的童话小故事都不行,这社会也没互联网,谁知道谁在谁不在,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要说比文笔,到了2020年有几个敢跟80年代的文艺青年比文笔的,文学热,这不是一个嘴上说说的词,这时候全民都有文学梦。

  从上次张爸回来,张飞偶尔会想一下赚钱的事情,看的出来现在张爸和家里的生活都不富裕,不过在县城里真是机会不多,而且他的日程每天排的满满的,也没那闲功夫。

  而且现在的时代,头上还悬着一把大刀,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严打,他毕竟对这个年代的所有事情都是听说的,没有亲身经历,不够真实,谁知道什么样的情况会被算在里边。

  什么叫生意,生出主意骗人叫生意,这是张飞前世听一位老病人磨叨的。

  听了一会儿,和哥俩挥手告别,顺便说了一句,“听听没事,别的老师看见也不会说你们什么,不要去倒卖啊,让抓了工作没了不说还得去吃公家饭。”

  最后,张飞让邢四和柱柱看谁能帮忙找人做一个盒子,一个能防虫的好点的盒子,入冬后邮票就不能在西屋放了,有点潮,张妈存储邮票是行家,放到了东屋炕箱里,张飞不放心,怕被压了。

  …………

  张飞跑回家,看张妈在做饭,饭很简单,张妈手艺也一般,土豆粉条烩菜,里边少加了几片肥肉片子,锅边上贴了锅饼子,纯棒子面的。

  说实话,前一段时间吃没什么,最近张飞真心馋了,棒子面不是好下咽的啊,张飞前世听老人说过,后世的棒子面成了好东西,那是因为磨面的细作了,要把玉米皮和嘴儿都去掉,玉米嘴儿就是玉米粒儿的大头儿那块,现在磨面哪舍得,都是一起磨进去的,所以才会那么剌嗓子。

  张飞偷偷跑到西屋,取了一瓶西红柿酱,拿了根筷子捣鼓着倒在一个蓝边儿大碗里,又挖了白糖,张飞家白糖是不缺的,白糖是按户买的,张飞家连张爸两个户头,每个月就有4斤白糖。

  其实张妈看见了,不过什么也没说,自家这孩子忒省心,学习学习不用愁,从来连一个玩具一块糖都没要过,除了买邮票执着了点,剩下每天惦记着给家里省钱,张妈心里是有些酸的。

  这西红柿酱的做法也是柱柱告诉的,他姐从单位给收集了一百多个输液瓶子,柱柱给拿过来以后告诉烧开了水一个一个的烫了。

  买回来西红柿用开水煮了,把皮剥掉,再切成芽,一芽一芽的顺进去,最后把瓶盖儿盖严把上胶皮头翻下来,这西红柿酱就成了。

  张妈和张飞俩人忙活了4天,才算装好了这100来瓶,实在馋了拿一瓶打打牙祭。

  平时放在西屋,不要冻太厉害了就成,有点小冰茬儿的话完全不影响吃,还更有口感。

  提起西屋就要说说最近张飞最郁闷的事情了,他从没想到过这时候的人家只点一个炉子,也就是说西屋是没热气的。

  从开始架上炉子张妈就让张飞到东屋大炕上睡了,小孩子火力壮,睡炕梢,比炕头稍微凉点,省的上火。

  张飞死活不愿意,他真没法面对啊,可小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无奈的搬到了东屋。

  幸好张妈也觉得他长大了,每天睡觉都穿着汗衫,张飞也每天早早的就钻进被窝,一扭头冲着箱子就睡,早上一起来就出去跑步了。

  张飞第二次觉得要是有些钱改善一下生活也是挺好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