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估计稳扎稳打的话,用不了几年也能够清理干净。

  整个南洋诸岛,有望在两年内完成大半地区的本土化,五年内就能彻底完成。

  为了激励当地官员的决心,李轩也是放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以往帝国在南洋地区,本土化的完成目标都是一整个省,比如说吕宋省,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本土化,才能够成为本土省份。

  现在嘛,李轩打算放宽条件,来一个逐步进行,好歹要给那些官员以及企业甜头啊,让他们继续努力啊。

  于是乎,吕宋岛以及棉老岛就是成为了这个逐步本土化政策的第一个收益者。

  宣平三十五年冬,帝国官方正式宣布对吕宋府实行局部本土化,吕宋省下属的吕宋府、棉老府将会直接纳入本土进行统治。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上述两地,将不会受到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

  因为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只针对帝国本土以外的地区,甭管是海外领地还是土著控制区都是属于管控地区。

  至于本土,那自然是不属于限制地区了。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是直接刺激到了众多企业!

  吕宋矿务公司立即就是宣布,该公司将会对吕宋岛以及棉老岛上的多个矿区进行开发并投产。

  人家公司其实早就占有了当地的部分矿区,只是一直没开发这些普通矿产,主要是开发金矿。

  没开发这些普通矿产的原因也简单,以前这地方根本就不能输入各种设备,只能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开采,而很关键的是,连运输都难以运输。

  没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这矿产开采出来都没办法运出来。

  吕宋矿务公司准备投资开矿了,其他企业自然也是不会落后。

  比如说大唐铁路总公司,就是宣布正是成立南洋铁路公司,将会在吕宋岛上建设一条铁路,用以连接多个重要地区和港口。

  有了铁路解决交通问题,其实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至少当地的很多农产品,尤其是经济作物就能够顺利外运了。

  之前的吕宋岛,经济上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帝国先后往吕宋岛移民了数十万人,基本上清一色的都是农民,来这里就是屯垦的。

  他们种植出来的粮食产量其实很大,至少他们自己是吃不完的,之前很多一部分就是运回了本土销售。

  除了农业外,剩下的顶多也就只有手工业以及服务业了,工业什么的不存在的。

  哪怕是一个碾米厂之类的都没有!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商人都已经是准备在当地直接建立加工厂,就近收购并加工各种农产品然后对外销售。

  尽管吕宋岛的人口就那么一点,哪怕是本土化后其经济总量也没多少,但是依旧让不少人找到了发挥的机会。

  而这也就更让其他人期待着整个南洋地区的本土化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