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合影里年轻的老财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哎?你这,弄我一脸油”吴夺说着,作势反扑。</p><p>宁霜却跑开了,“不开玩笑啊,你真不能留下,你中午刚说的。”</p><p>“行,回来吧,好好吃饭,不留就不留。”</p><p>两人便也没再闹腾,吃完了饭,吴夺心安理得地坐在沙发上,宁霜去刷碗。</p><p>看着宁霜忙碌的身影,吴夺突然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感觉。</p><p>他和宁霜不一样,宁霜是在正常的家庭里长大的,而他,却只有一个爷爷。</p><p>这个爷爷虽然也很疼他,但却有点儿“高深莫测”。这也是吴夺年纪轻轻、思虑却比较多的一个原因。</p><p>如果“爷爷”是“父亲”,那么他现在也该四五十岁了。</p><p>但爷爷终究不是父母,那种家庭的温馨,吴夺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现在,宁霜却给了他这种感觉。</p><p>不过想想自己也算幸运了,老财主救了自己一命,化肥给了“金手指”,如今又遇上了宁霜。</p><p>等到宁霜忙完了,两人依偎着又说了会儿话,吴夺便主动离开了。</p><p>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既然是好逑,吴夺就当当君子。</p><p>走在回酒店的路上,吴夺又想起上初中的时候,镇上的语文老师水平不济,把好逑读成好逑,回到家里自己摇头晃脑地背,结果被老财主骂了一顿因为好逑的意思是好的配偶,而不是喜欢追求。</p><p>吴夺点了一支烟,他越来越觉得老财主不像个看风水跑江湖的,他的骨子里,仿佛隐藏着一股子文人之气。</p><p>第二天一早,吴夺坐上了宁霜的大切诺基,驶往燕京大学。</p><p>酒店在南城,燕京大学在西北方位,路不算近,但好在时间早,不堵车。</p><p>虽然还不到六点,秋风萧瑟中,校园里的一些地方,却已经有不少晨读的同学。宁霜轻车熟路,将车停在了一栋古香古色的办公楼前,这栋办公楼距离图书馆不远。</p><p>进楼前,宁霜打了个电话。</p><p>“沈先生还没到呢,在门口等他吧。”宁霜挂了电话说道。</p><p>“看来沈先生很守时,现在才五点五十。”吴夺应道。</p><p>话音刚落,宁霜抬抬手,“来了。”</p><p>吴夺扭头,只见一个身着浅灰色西装的老者背着手走了过来。</p><p>沈运舟满头银发,发际线很高,虽然皱纹不少,但是面色红润。长相很普通,却给人很和蔼的感觉。</p><p>他走路外八字很严重,背又有点儿驼,再背着手,姿势有点儿滑稽。</p><p>“宁霜啊,这是你男朋友吧?还给我说老乡老乡的。”沈运舟走到他俩跟前,和宁霜说着话,却在打量吴夺。</p><p>“沈先生,确实是东山老乡啊!”宁霜笑道。</p><p>吴夺也笑道:“沈先生,我叫吴夺,给您添麻烦了!”</p><p>“小伙子确实一表人才!”沈运舟点点头,“不麻烦,万一有好东西,我也跟着饱眼福了。”</p><p>“谢谢沈先生了。”吴夺又道。</p><p>“走吧,办公室说话。”沈运舟一抬手,便往里走去。</p><p>沈运舟的办公室在二楼,上楼的时候,他又问宁霜,“最近有去看李先生么?”</p><p>“最lt;/p><p>他走路外八字很严重,背又有点儿驼,再背着手,姿势有点儿滑稽。</p><p>“宁霜啊,这是你男朋友吧?还给我说老乡老乡的。”沈运舟走到他俩跟前,和宁霜说着话,却在打量吴夺。</p><p>“沈先生,确实是东山老乡啊!”宁霜笑道。</p><p>吴夺也笑道:“沈先生,我叫吴夺,给您添麻烦了!”</p><p>“小伙子确实一表人才!”沈运舟点点头,“不麻烦,万一有好东西,我也跟着饱眼福了。”</p><p>“谢谢沈先生了。”吴夺又道。</p><p>“走吧,办公室说话。”沈运舟一抬手,便往里走去。</p><p>沈运舟的办公室在二楼,上楼的时候,他又问宁霜,“最近有去看李先生么?”</p><p>“最近没去呢。”</p><p>“有空和男朋友一起去看看他,他就怕你找不到如意郎君,给我说过好几次。”</p><p>“好。”宁霜轻轻应了一声。</p><p>沈运舟的办公室隔开了两个房间,外间主要是一个办公桌,两组沙发,贴墙全是书橱。</p><p>里间则是居中有一张很大的长方桌,纵长得有三米多,宽度也得有两米多以纵线分隔,一半铺着毡布,一半摆满了各种工具。</p><p>同时,里间贴墙一侧,还有一个砌起来的贴了白瓷砖的水池另一侧,则是一个高大的架子,一半摆满了卷轴,一半摆满了工具。</p><p>里间没有窗,却有很多灯,天花板上有,墙上有,桌子的一处侧边还夹着好几个形态各异的台灯。</p><p>“这房间没椅子,先把东西放桌上吧。”沈云舟一边戴上一副很薄的手套,一边说道。</p><p>吴夺连忙把书画盒放到了桌上。</p><p>沈运舟也是七十多的人了,但取出卷轴之后,手法却极为迅捷流畅,只见他手一抖,卷轴就在桌面唰唰展开。</p><p>于此同时,他取了一个塑料夹子,夹住了卷轴一头接着走向另一侧,拿起一件木质镇尺,压住了另一头。</p><p>这卷轴宽约一尺,长约三米,这大桌子的一半,放置也绰绰有余。</p><p>“这的确是民国时期长春一带的裱工。”沈运舟点点头,“而且,宣纸和背裱之间,确实有东西!”</p><p>吴夺和宁霜面面相觑。</p><p>就这么一看,就能看出来?</p><p>即便吴夺之前已经听出来了,但是让他看,他是怎么也不可能看出来的。</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