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原来有一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吴夺只是仅仅凭着感觉像明代砚台,然后从造型和铭文推断出“嘉靖御砚”,这样是挺爽,但是没有基础的鉴定,总归是发虚。</p><p>基础的鉴定是什么?是砚台的石材、包浆、工艺,得先从这些东西上确定是明代晚期的砚台。</p><p>如此之后,才能结合造型和铭文进一步地推断。</p><p>这是飘了啊!吴夺立马自我警醒。</p><p>在砚台这方面,吴夺终究是功力不足,最后,还是得靠临门一“听”。</p><p>洮河砚?</p><p>原来就是洮河砚啊!</p><p>之前只是觉得像。</p><p>只不过,这块洮河石极为特别,翠色难得,与众不同。</p><p>话又说回来了,若非如此,皇帝可能就不会用这块石材、就不会刻这样的铭文了!</p><p>而且,果真就是嘉靖三年制成的啊!还是宫廷御用工匠的手艺!</p><p>没跑了!</p><p>蒙对了?好像也不全是蒙</p><p>吴夺之前的鉴定,虽然没有基础性的依据,但是这种东西,一下子跳到感觉上,也不完全是凭空的。</p><p>好东西常常自带气韵。</p><p>如果见多了好东西,面对一件高仿,虽然从东西本身找不出端倪,但有时候却会发现感觉不对。</p><p>类似于溥仪的那个典故。</p><p>说已经退位的溥仪被邀请到到国学大师王国维家中做客,王国维期间展示了一些古玩珍品,但是溥仪却点出了几件假货。王国维当时不服气,后来找了不少行家高手重新鉴定,结果溥仪还真说对了。</p><p>于是王国维就又虚心求教溥仪,溥仪当时的年纪也不大,其实压根对古玩没什么研究,他回答王国维的是:就是和我家里的看起来不太一样。</p><p>当然,这个典故听听就好,不能说是假的,但绝对不能通用。</p><p>对这种感觉的捕捉和把握,人和人是不同的而且,这也得看具体的东西,真品也有三六九等,仿品也有大师之作。</p><p>吴夺稳了稳心神,“老先生,这砚台,你想多少钱出啊?”</p><p>“本来我要两万,可是那个店主一开始五千,最后最高才给八千。”老者应道。</p><p>“两万”吴夺沉吟。古玩行里常有这种习惯性拖口,习惯成自然。不着急表态,也不是坏事儿。</p><p>“这价儿不能再降了,这东西好歹是明朝的,再说我现在刚好等两万块急用呢。”老者着急接上了。</p><p>吴夺自不会问他急用是为了干啥,“老先生,您怎么如此笃定是明代的?”</p><p>“因为我当时一起得来的,还有一块墨啊,上面写着大明嘉靖年造!”</p><p>“啊?”吴夺一听,“墨呢?”</p><p>“两年前就卖了啊。那块墨卖相好,椭圆形的,正面有两条盘龙,描了金背面上下是描金的祥云,中间竖刻了大明嘉靖年造。”</p><p>“您怎么知道墨和砚是一起的?”</p><p>“有个老盒子啊,硬木的,他们说是紫檀,外面还雕了龙纹,里头有放墨和放砚台的空格,非常合适,一看就是配套的!”</p><p>“盒子呢?”</p><p>“也卖了啊!一年前卖的!”</p><p>好家伙,这么好的一套东西,怎么还拆着卖啊?!</p><p>“老先生,那您怎么不一起卖啊?岂不是更能卖上价儿?”</p>&t;<p>“因为我当时一起得来的,还有一块墨啊,上面写着大明嘉靖年造!”</p><p>“啊?”吴夺一听,“墨呢?”</p><p>“两年前就卖了啊。那块墨卖相好,椭圆形的,正面有两条盘龙,描了金背面上下是描金的祥云,中间竖刻了大明嘉靖年造。”</p><p>“您怎么知道墨和砚是一起的?”</p><p>“有个老盒子啊,硬木的,他们说是紫檀,外面还雕了龙纹,里头有放墨和放砚台的空格,非常合适,一看就是配套的!”</p><p>“盒子呢?”</p><p>“也卖了啊!一年前卖的!”</p><p>好家伙,这么好的一套东西,怎么还拆着卖啊?!</p><p>“老先生,那您怎么不一起卖啊?岂不是更能卖上价儿?”</p><p>“我得来的时候,东西不全了啊。那个盒子里,不光有砚台和墨的空格,还有其他三个空格哩!”</p><p>“这么多东西?那这个紫檀盒子很大啊!”</p><p>“也不大,因为砚台和墨是里头最大的东西。其他三个空格呢,一个能看出来是放笔的,另外两个空格我看不出是放啥的,一个圆的,还有一个上圆下方的。你看,一套五件的东西,一下子少了三件,我寻思成套卖反而卖不上价儿,还不如拆了一件一件卖。”</p><p>吴夺心想,圆的空儿,怕是放印泥盒的地方上圆下方的空儿,怕是放玺印的地方。不过,这玺印,自不可能是天子御用之玺了,多半是嘉靖皇帝的私章,甚至放道教法印也不是没可能。</p><p>吴夺顿感遗憾,这么一套好东西,居然就这么流散了。</p><p>就算最后的三件,也让这位老先生一件件拆着卖了自己只赶上了最后一件。</p><p>“那您这个价儿是怎么定的呢?”</p><p>“这个,就不说了吧?”老者似乎有点儿不耐烦了,“小伙子,你到底要不要呢?”</p><p>“还能便宜么?”吴夺笑了笑。</p><p>“我现在真是缺钱,两万还是因为我看你人好,不然我真想卖更高哩,那块墨卖了五万呢!”老者搓了搓手。</p><p>吴夺点点头,也没揭穿他。这位老者在文房荟萃门口,面对店主的八千,嘴里说再添点儿,那肯定不可能是两万的价儿,如今却又改了口,而且似乎还有点儿坚决。</p><p>这可能是吴夺表现得太过和善,客客气气,还说要请他吃饭,而且,看砚台也看了半天。</p><p>吴夺了解得差不多了,又捡了个大漏儿,便也不再磨磨唧唧,“行,那我就要了吧。是给您转账还是?”</p><p>“我有收款码的!”老者掏出手机,“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