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没想到竟是唐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那,你们到底是收,还是不收呢?”男子看了看黄微,又看了看吴夺。</p><p>吴夺抬手示意男子稍等,又对黄微笑道,“黄老师,我知道。这样,我先个人出钱买下。等胡总回来,如果他看了之后说店里能收,那就给我钱,放到店里。如果他看了之后说不能收,那就算我的,我自己收了!”</p><p>吴夺都这么说了,黄微自然没什么意见。</p><p>而且说实话,不说东西,只论理,这么干吴夺吃很吃亏的。要是好东西,那就不归他要是孬东西,反倒让他花冤枉钱。</p><p>当然,吴夺既然敢这么说,吃亏是不存在的。</p><p>“好吧。”黄微点了点头,就此起身,“那你和这位先生在这里谈吧,我去忙了。”</p><p>黄微走后,男子看了看吴夺,“贵姓?”</p><p>“我姓吴。你看怎么转账合适?另外,虽然我个人出钱,但咱们还是得签合同,身份证你带了吗?”</p><p>“带了。我给你个银行卡账号。”男子又问道,“吴鉴定师,你们收了之后不会反悔吧?”</p><p>男子心里也是打起了鼓,因为这一天下来,没人看好这件东西,而且刚才黄微说得让他很是信服。</p><p>“店里有格式合同,不过就是改成咱俩交易而已。各种情况合同里都有说明的,收了之后,双方都不能反悔的。”吴夺简单解释了一下。</p><p>一套程序走完,货款两清。</p><p>男子离开之后,也到了该关店门的时候。</p><p>“小吴,我刚才给胡总打电话了,他说今天回不来了。但不能让你出钱,他跟财务打招呼了,让你去一趟,把钱结了。”黄微上前对吴夺说道。</p><p>“不用。万一胡总看不上呢?”吴夺摆摆手,“东西放店里保险柜吧,明天我再过来和胡总当面谈。”</p><p>“好吧,总之我转达到了啊!”</p><p>吴夺点点头,和黄微告别,步履轻快地离开了大雅斋。</p><p>收到好东西的心情是很愉悦的。</p><p>虽然不是自己“独吞”,但就算是帮大雅斋收的,那也是好事一桩。</p><p>不过,吴夺也琢磨好了,如果明天胡允德表示可以算他私人收的,那么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带走。</p><p>不理亏,不吃亏。两者兼具,六字准则。</p><p>吴夺也没想到,这件“成化斗彩天字罐”,竟然是出自唐英之手的高仿!</p><p>这可就不是一般的仿品了!</p><p>一代瓷器圣手唐英,他监造的乾隆官窑,往往也被人称之为“唐窑”。</p><p>乾隆九年六月十九,督陶官唐英收到了皇宫造办处的一件成窑天字盖罐。</p><p>同时还有乾隆皇帝的旨意:</p><p>“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p><p>这“成窑天字盖罐”,就连乾隆皇帝都小心翼翼。</p><p>看这意思:唐英啊,朕知道你水平高,但是要是补不了,也别硬来啊,这东西少一件可就不好再找了!</p><p>皇帝都这么紧张,唐英更紧张。</p><p>唐英拿着这个缺釉的成化斗彩天字罐研究了好几个月。</p><p&g不是一般的仿品了!</p><p>一代瓷器圣手唐英,他监造的乾隆官窑,往往也被人称之为“唐窑”。</p><p>乾隆九年六月十九,督陶官唐英收到了皇宫造办处的一件成窑天字盖罐。</p><p>同时还有乾隆皇帝的旨意:</p><p>“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p><p>这“成窑天字盖罐”,就连乾隆皇帝都小心翼翼。</p><p>看这意思:唐英啊,朕知道你水平高,但是要是补不了,也别硬来啊,这东西少一件可就不好再找了!</p><p>皇帝都这么紧张,唐英更紧张。</p><p>唐英拿着这个缺釉的成化斗彩天字罐研究了好几个月。</p><p>最后,还是没补。</p><p>但是,皇上交办的差事,他可以说你不能补就不补,你却不能办事不力。</p><p>所以,唐英虽然没补,却照着这只成化斗彩天字罐做了三对高仿!</p><p>这些东西一并上呈给乾隆的同时,唐英也写了一道奏折:</p><p>“天字盖罐系属成窑,迄今年久,火气消退,若将缺釉之处补色,必须入炉复火仿照原罐款式大小,造成三对”</p><p>这个奏折比较啰嗦,总之就是这没法补,补了肯定出事儿,但这并不是我水平不行,不信皇上您看,我可以仿照原品,做出三对高仿来,瞅着可以吧?</p><p>乾隆皇帝看了奏折,批了一个字:览。</p><p>这事儿结束了。</p><p>不过,史料上却并没有说这三对、也就是六只唐英高仿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分别都到哪里去了。</p><p>史料上没说,现实中出现了。</p><p>吴夺今天见到的这一只,就是唐英高仿的六只成化斗彩天字罐中的一只!</p><p>如何辗转流传的不得而知了,但能完好保存到今天,实属幸事。</p><p>这一件高仿,自然无法和成化斗彩天字罐的真品相比,但是一百万,那肯定是个漏儿!</p><p>这样的东西,黄微看不懂很正常,一般的店主看不懂也很正常。甚至,就算胡允德看不懂,那也不稀奇。</p><p>因为这上面,毕竟没留下唐英的名号,同时又和其他乾隆官窑仿制的成化斗彩天字罐不同。</p><p>想到这里,吴夺不由长叹一声:什么时候,自己能拥有这样的眼力啊,不需要“听”就能看出这是乾隆官窑与众不同的高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