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三兄弟的父亲去世得早,叔父诸葛玄也去世好多年了。



现在诸葛瑾是兄长,长兄如父,对待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则更有几分约束力。



诸葛瑾不希望在内阁工作的诸葛亮离开洛阳去外地。



他正在积极运作,与同为徐州人的张昭交好,想方设法让张昭给诸葛亮也安排一个尚书台职位。



他想让诸葛亮从内阁里出来,正式投入中央权力枢纽里,开始真正的参与政治,为未来积累经验,为诸葛家族的发扬光大奠定基础。



内阁是郭鹏的秘书部门。



虽然掌握着名为审计的权力,对尚书台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办事部门,没有真正的事权。



内阁是郭鹏的应声虫,当然,也得到特殊的保护。



但是不出来,不在尚书台里掌握事权,就不算真正的介入了帝国政治。



内阁是皇帝郭鹏手里的一把刀,没有自主意识的一把刀,一切都看皇帝的意志,这并不利于地位的提升。



只有被外放出来进入尚书台,才算是真正提升了地位。



两次巨大的政治风波里,内阁都被牵扯进去,但是最终受损很小。



只有一共三名内阁阁员失去了职位,被驱逐出京城,大部分人是相当安全的。



受损最大的反而是内阁首辅曹操,降了爵位,丢了不少食邑,还矢去了一些福利,但是他还是内阁首辅,掌握着权力。



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都安然无恙。



这些来自弱势地区的朋友们,比如徐庶,比如石韬,比如孟建,都被诸葛瑾看好,想要提拔一下。



诸葛瑾等人求贤若渴,急切的想让他们进入尚书台工作,扶助他们进入尚书台,以便于和青兖冀三州人士对抗。



不过看起来这样的想法不为诸葛亮所认同。



“兄长,若不能真正接触到黎民百姓,不能真正的看到那些乡村是如何运作的,官员就不能明白魏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偌大的魏国,就是一个一个的乡村累积而成,是屯田民累积而成,这是所有前汉军阀都没能办到的事情,我想去看看。”



诸葛亮向诸葛瑾请求。



诸葛瑾为之皱眉。



“阿亮,你该知道,地方上的条件,是不可能和洛阳相比的,更不要说是那些底层的乡村了,没有石板路,没有那么多公厕,也没有什么熏香,只有种地的老农。



如果说这不重要的话,洛阳官员的升迁和地方官员的升迁根本就是两回事,如果地方官员也有那么重要的话,之前鲁子敬做平州刺史的时候为兄就应该得到升职。



可为兄直到现在才升职,这就是地方和中央的差距,你进入尚书台做官,看到的听到的和在地方看到的听到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地方上的经历对你而言是没有必要的。”



诸葛亮面色不改,想法不变。



“兄长,我所为者,乃是魏国,而不单单是升官,我若想升官,又怎么会主动离开洛阳呢?我若不想升官,又怎么会主动离开洛阳呢?”



“这是什么意石板路,没有那么多公厕,也没有什么熏香,只有种地的老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