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那一天,郭某人注定是看不到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了配合郭某人的东北征服计划,青州冀州和幽州三个州都在不断的通过海路向前线运送物资和官吏。



一边进行征服战争,一边这里就要开始统治了。



打下来的地方就要占据,就要治理,就要征税,要产生收益,要能够提供足以进行压榨的潜力,这样,后人才没有借口随意放弃。



羁縻政策的最大缺点就在于国家强大时版图看起来无比巨大,而国家衰弱时则瞬间缩回中原十三州,丧地千里。



这就让人感觉土地的占有和失去未免也太快了一些,只是一场败仗,就能丧失千里土地,而一场胜仗也能将国土向外扩张千里。



这不正常,这不是正常的征服和占有,只是一种宣称,一种象征。



中原帝国在满清以前从来不曾真正占据和拥有那些羁縻政策之下的土地。



小政府的虚弱状态和地主阶级的保守特性让中原帝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曾想要开拓新的土地,只想尽可能多的占据旧有的开发完成的土地。



秦汉以后历代中原帝国基本没有主动去进行文化和血缘上的同化,将之纳为真正的领土,所以一旦国势衰弱,领土立刻回缩。



在这一点上,反倒是满清帝王做的更好,蒙古,新疆,乃至于西藏,都在这一时期逐渐受到了中央真正的统治。



郭某人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攻而不取,取而不治的历史传统。



攻占,经营,统治,收税。



如此,才能真正占有当地,从而真正为汉地十三州建立起一圈至关重要的战略缓冲带。



这一圈战略缓冲带在眼下看来是没办法得到与投入相匹配的收入的,但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一圈战略缓冲带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那一天,郭某人注定是看不到的。



但却一定要做。



辽东如此,草原如此,未来的西域也是如此。



在大草原上,郭鹏也打算组织起游牧经济区,饲养军马的同时大搞畜牧产业,养马养羊养牛,通过大规模的畜牧产业,不仅要起到战略缓冲带的作用,也要能供给中原人口一定的肉食。



让吃肉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



哪怕只是逢年过节呢?



能做到这一点,郭某人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首先要把辽东占据,接手公孙度二十年在辽东打下来的底子,继续发展,把辽东变成可以继续战斗的后勤基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造福后世子孙。



于禁深深认同郭鹏的战略构想,认为郭鹏一边攻取一边治理消化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



他为自己能跟随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而感到无比的庆幸。



于是,在新一轮远程打击持续数日之后,十一月初一,于禁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不成功,便成仁!



于禁亲自上阵擂鼓助威,骁将张飞亲自带兵主攻东门,魏军全线出击,四面攻城。



关平忍不住了,向于禁请战,于禁点头答应,于是关平加入了攻城大军,冒着箭雨和滚木礌石疯狂冲击新昌城墙。



曹真和夏侯尚忍不住了,一力请战,于禁也点头答应了,曹真和夏侯尚就一起加入了攻城大军。



接着卢毓和陆议也请战,夏侯衡与曹泰也请战,于禁一起答应,他们也加入了攻城大战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