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征伐辽东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郭鹏的意志早已经没有人可以反对了。



更别说现在大多数人压根儿就不想反对,都想着立功受赏,在天下一统的最后时刻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



平灭辽东之战,是魏帝国一统江山的最后一战。



虽然这边蜀汉战争刚刚结束,江南刚刚平定,还有不少局部战斗要打,用兵的地方很多。



但是在郭鹏的引导之下,魏帝国一统江山的这种意志和气势实在是太猛烈了。



猛烈到了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的地步。



几乎是立刻的,受降大典结束之后,平灭辽东之战就被要求开战。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皇帝郭鹏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把握的。



所以平灭辽东之战也是如此。



这不是头铁,而是底气十足。



平灭扬州用的是徐州和九江庐江两郡的物资,还有少少一部分豫州的物资。



平定荆州主要是动员豫州的力量,但是荆州很快就投降了,大战没怎么打起来,豫州的元气完整的保留,接下来就是荆州的事情了。



平灭益州用了关中汉中和攻伐荆州得到的物资,两个月结束战斗,并未损耗太多物资,以魏帝国多年屯田垦殖积存的粮秣,完全可以应付。



这都是中原和关西地区的物资与动员。



而平灭辽东,用的是冀州幽州和并州的物资,而河北之地上一次发动大型战争还是在平定袁绍之后的并州战争和讨伐鲜卑之战,距今已有数年。



河北三州休养生息数年之久,冀州并州幽州都有大规模的屯田和修路,粮草堆积如山,物资充裕,人力充沛,正是可以发动战争的时候。



然后就是财力方面。



有官员提出,延德元年二年接连两次大战,各地大工程频繁,江南还有接连不断的小型战斗,这对于财政来说压力很大。



他们觉得平灭辽东之战是不是可以稍微放缓一下,给大家喘口气。



财政部尚书王粲站了出来,秉承郭鹏的旨意,公布了财政部的账目。



账面上显示延德元年和二年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非赤字,反而是略有盈余的,所以要应对这场统一战争并不困难。



不少人都觉得魏帝国的财政肯定是做了假的,不然为什么那么有钱那么能打仗却不至于国库亏空呢?



前汉时期,打一场几万人的战斗就要把国库打到空荡荡可以跑马车,从上到下感觉就没有不缺钱的。



可郭鹏立业以来,感觉从来就没有缺过钱,前汉满朝大贤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在郭鹏这里似乎就不存在,无论要做什么都能拿出钱办妥,而且还办的非常好。



有些人明白这里头的门道,但是闭口不言,不敢乱说,生怕得罪了某些人。



也有某些人是真的搞不太懂,但是也觉得有些莫名的不安心,不敢乱问,就当不存在。



很多人的思维其实还停留在前汉时期朝廷缺钱军阀缺钱的时代,觉得天下间什么地方都缺钱,什么地方都能闹灾害,就没有安稳富庶的敌方。



但是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期了。



时代变了。



东汉缺钱的根本问题,郭某人难道不知道吗?



他很有13数的好不好?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不停地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小心翼翼的发展,广积粮,缓称帝,苟到最后,才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大规模屯田让郭某人不缺粮食,盐铁官营让郭某人不缺钱花,官铸钱币和粮食挂钩的政策让郭某人可以牢牢控制物价。



郭某人的手中掌握着主动权。



前汉大部分帝王都不能掌握的国家层面的主动权。



多年来的建设已经让他在某些地方获利颇丰。



有些地方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比如关西和江南,但是提前发展起来的地方,比如中原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