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询问开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玩笑归玩笑,抄人家三族想必是不可能的,若真是这么判,怕是整个吴越国都不复存在了。

  之后,两人顺利地来到张小山面前,问了一些事情,他们想要的知道的事情。

  棚子底下,二人脱了满是泥渍的长靴,跪坐在席子上,张小山在对面,有些疑惑地看着这两位大官。

  李从嘉收拾了收拾,让出了位置给三人,来到了苏大儒身边。

  “你怎么不旁听去?”苏大儒依旧坐在小板凳上,伸直了腿,抬眼看了李从嘉一眼,在他的印象当中,李从嘉可不是什么不爱管闲事之人,更何况,这件事还事关张小山,李从嘉就更没有理由不管了。

  李从嘉呲牙一笑,坐了下来“会被人说闲话的,我一个王爷为张小山撑腰,被外人听了去,张小山会很难做的……更何况,先生的两个学生,我还是信得过的!”

  就算李从嘉想为张小山做些什么,也不是现在,更何况,以张小山的性子,定是不喜欢李从嘉以一个亲王的身份来参与当中,钱元瓘的流言已经让她很不喜欢了,再摊上一个王爷,怕她以后都要被流言埋没。

  “这话说的,我都不信……不过我的两个学生还是值得信任的!”虽然先前打了打了,骂也骂了,可苏大儒对自己的这两个学生还是认可的,无论从人品上还是做事能力上,他都相信,他们可以很好地处理这桩案子,还张小山一个清白。

  这话说的不假,要不然这两个人也不会被燕王安排到金陵府衙一二把手的位置上,金陵府衙虽说在外行人看来,只是底下县衙和刑部的中间过渡部门,也是燕王一意孤行要设立的,起先设立时,各方实力都想要掺和其中,但燕王将这块把的死死的,人事任免行不经过吏部的人,都是由燕王亲自挑选,并选定苏大儒的两个高徒把持金陵的日常运转。

  人事任免不经过吏部,吏部的人当然不高兴了,连夜上书,伙同御史台告发燕王,燕王这些年在金陵蛮横惯了,第二天早上大摇大摆地上朝,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甚至还在殿上驳斥吏部官员都是饭桶,选出的官吏一个比一个没用,吃的倒是比一旁人都要胖,个个肥头大耳,吏部尚书一听,立马就不高兴了,因为他本身就是有些胖,被燕王影射,拿出来说事,当着李璟的面,便和燕王吵了起来。

  那一日早朝,净听一部官员大佬和一权重王爷在殿上吵着,什么朝事都没有议论,到最后,燕王也不知怎么了,竟提脚踹了那吏部尚书一脚,吏部尚书自然不肯作罢,也动起手来,可他吃的肚子圆滚,哪里是燕王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燕王撂倒,躺在地上喊着冤。

  李璟坐在龙椅之上,一个劲地叹息,最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象征性地罚了燕王几个月的俸禄,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吏部尚书吃了个闷亏,这下也没人敢再对金陵府衙指手画脚了,其实,众人都明白,燕王殿下想要把金陵府衙建设的如金陵巡城司一样,一样地独立,一样的是个清廉部门,可金陵奢靡,结党营私依旧,各部门都有着相互的利益关系,完全摆脱这些关系,没有一个部门能做的到,就算金陵巡城司也不行,但在外人看来,金陵巡城司已经很好了,已经是个成功的产品了,至少金陵权贵是这么看的,因为金陵巡城司的面子谁都不给,油盐不进。

  已经有了成功作品,燕王就想要创造出第二个来,于是金陵府衙应运而生,只可惜,近些年金陵府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刑部焕然一新之后,朝廷都有意裁撤到这个部门,所以,金陵府衙的一把手二把手们,希望尽快做出成绩,证明金陵府衙有存在的必要。

  …………

  棚子底下,现在成为了一个小型的询问现场,高府尹端端正正地坐在张小山对面,无常主蒲侧坐在一旁,面前搁着笔墨纸砚,准备对张小山的话进行记录。

  笔墨纸砚自然是李从嘉的,无常主蒲瞧着这希松堂的纸,不免有些可惜,用来记录,实在大大的可惜了。

  “姑娘不要担心,今日本官前来,只是简单地问几个问题,姑娘知道什么便说什么,若是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千万不要说谎话,明白了吗?”高府尹笑呵呵地说着。

  张小山的情绪依旧很低落,没有抬头,只轻声嗯了一句。

  待一切准备妥当,高府尹示意无常主蒲,无常主蒲提笔蘸墨,点了点头。

  高府尹继续保持着自己脸上的标志性笑容,问道“十月十二日是案发之日,你递的状子上说,钱元瓘在酒里下药,意图不轨,可有什么证据?”

  其实高府尹和无常主蒲此次询问的最大目的就是想要知道,张小山掌握了多少证据,只有清楚了这一点,他们才好运作下去,而不是像前些年的诸多案子,没有证据,不了了之。

  “请仵作验的酒,说是里面下了药,其他的,没有了!”

  “可有文书凭证,或者是当日留下的证据,比如那被下了药的酒?”

  “我去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