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十二月初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小狗子的投军志向,一众衙差们早就晓得,明明是几人当中最不靠谱的一个人,却是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勇敢,众衙差们劝不得,也就随小狗子去了。

  “那注意安全,我记得雨花街还有你一个相好的,别让人家一直等着你!”李从嘉淡淡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小狗子听罢,想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还是给生生地咽回了肚子,只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吃着自己的早饭了。

  待熊大出门以后,一众衙差们便起了身,相约去平安县衙就值了。

  众人走后,一直未曾开口的老先生先是嘬了两口咸菜,而后伸头叹道“小狗子想让你给介绍一下门路,你怎么装糊涂,净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呢?”

  李从嘉抬头,耸了耸肩“我只知道他待在这里不会死,去西边戍边,极大可能回不来了,我不想隔壁街道有个女子日日以泪洗面,所以我并不想为他引荐!”

  李从嘉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他心里,似乎平安活着比建功立业要好得多。

  老先生没想着李从嘉原来是这么想的,一时语塞,再喝两口粥后,眉头稍蹙,咂咂嘴“若每个人都你这般想着,我南唐离灭国就不远了喽!”

  “那依我看,孟昶率众投降其实挺好的,至少不用死那么多人了。”李从嘉起身,收拾碗筷。

  新宋对南唐的战争,能结束地如此快,后蜀新皇孟昶投降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原因,其实,后蜀还有一战之力,只是这位新皇似乎懦弱了许多,居然投降了。不过照李从嘉说到细细想下去,孟昶投降其实不能算是懦弱,他不知保全了多少后蜀百姓的性命,他们不会因战争而丢掉性命,灭国之后,似乎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样一来,孟昶还是个英雄。

  “可人们永远记得的只是孟昶投降亡国,而不是他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老先生看着李从嘉,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从嘉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转而一笑,又继续收拾起来“又有什么打紧的呢?孟昶是一国之君,他对得起他的臣民!”

  孟昶,后蜀新皇,或许在后世史书之上,他会被记得,只是因为投降,做了亡国之君,可是,他在乎吗?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许多人的性命,他避免了更多人的死亡,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从嘉将碗筷收拾好之后,便端着回自己的院子了,留老先生一个人坐在铺子里,继续想着一些事情,继续享受着皮蛋瘦肉粥,青菜包子和咸菜。

  苏无用啊苏无用,如今,当真成了一个无用之人,起先开口,只是给个提醒,还以为李从嘉当真没有听出小狗子话中的弦外之音,其实李从嘉为小狗子引荐,说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张张口的事情,没想着,李从嘉根本就不打算为小狗子引荐,因为他怕小狗子死在了戍边途中,她怕雨花街有个女子日日哭泣。

  再然后,听见了李从嘉口中的一番惊世之语,孟昶降了,在世人眼里看来,是懦夫的表现,明明后蜀还有一战之力,明明还有万千后蜀子弟想要奋力一战,可是他们的主君却跪在了汪文斌的面前,投降了,孟昶注定要被口诛笔伐。

  可李从嘉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孟昶是个英雄,只是为他感到可惜而已,因为没有人会记得他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孟昶被记得只是因为亡国之君,不战而降。

  再然后,手里的馒头就不香了,老先生干脆放下了手中馒头,想着一些他捋不清的事情,孟昶到底在史书上会被怎么评价?

  从小被教育着要忠君爱国,面对外来侵略,定然要反抗,即使死,那也不惧,这才是大丈夫该有的行为。

  就像小狗子一样,虽是认为在这金陵没多大的晋升空间,故要去戍边立军功,但依旧怀着一腔热血,怀着一颗报效朝廷,报效国家的猛士之心,这样的人即使战死,也会被人记得。

  孟昶和小狗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又有谁能说清楚谁更值得被尊敬,被纪念,小狗子是因为忠君爱国被纪念,而孟昶是因为投降而被谩骂,一个猛士,一个懦夫,但仔细想想,似乎小狗子做的贡献并不大,他既救不了许多人,也无法决定战争的走向,末了,也只会在战场上徒增一具白骨罢了,可孟昶呢!他尽快结束了战争,保全了无数人的性命,士兵不会因战争而丧命,也不会感受到长枪穿肠时的痛苦,他们活着,恩人是孟昶。

  这样一想,孟昶似乎是个好人,是个伟人,是个英雄。

  可当你对旁人说这句话时,旁人只会说,你脑子坏了吧!有病是吧!二缺吧!

  看,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不会有人认为孟昶是个英雄,他只是亡国之君,是个懦夫,被人骂,是应该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