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李璟真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衙差们也没有办法,他们既和张小山不熟识,也无力劝阻,只得眼睁睁地瞧着马车越走越远,心里只是祈愿一切安好。

  …………

  雾未散尽,马车就出了城,探花郎这个名头还是有些用的,出城时,那些检查的兵丁一个个乐呵呵的,钱元瓘也大方,赏了不少的银子。

  随行的也不只是张小山和钱元瓘二人,跟着去的还有五六人,皆是钱元瓘在国子监的同窗好友,家中不是大富大贵,就是有些名气,能叫的上名字的才子们。

  几人在城外碰头,相互问候一声,便启程了,毕竟路远,往年几人相聚,可并未带过什么女子,今年秦淮才女赏脸一同去,几位钱元瓘的好友们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总是有一个结,总觉得外人插足,怪别扭的。

  路上,也未曾像往年一般,谈天阔地,有个游玩赏景的兴致,只有钱元瓘,整个人都是极其兴奋的,同张小山共乘一辆马车,一路上,嘘寒问暖,沿途介绍山间景色。

  “深秋时节,摄山上的红叶正好,小山姑娘往年去瞧过吗?”

  钱元瓘有些献媚,其实他心里是知道张小山没去过摄山的,可还是问了这么一嘴。

  “未曾!”张小山冷冷道,只是连眉头都懒得皱一下,神情冷峻,偏头看着窗外的景色。

  “没去过也好,看景应是在它最好的时节踏足,摄山最好的景色就在这几日,到时,满山红叶,身处其中,只有去过,方才晓得它的神韵!”

  张小山不语,依旧只是静静地看着沿路的风景,此次随着钱元瓘去摄山看红叶,也是早就约好的,不太好爽约,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有一些问题要问问钱元瓘,所以今日便跟着来的,赏景看红叶倒是其次。

  钱元瓘瞧着张小山兴致不高,心中微微有些低落,本来此次邀请张小山随自己前来,已经受到了同伴们的不喜,虽是他们表面上表示欢迎,可在他们脸上,钱元瓘还是看到了为难,原以为张小山会喜欢这景,倒也抵消了心中对同伴的愧疚,可不曾想到此刻会是这般。

  “哦,对了,前些日子因为在下的缘故,让小山姑娘受了牵连,为了赎罪,在下便使了些功夫,从礼部的卷宗库当中,拿到了当初金陵会试时,长安李煜亲笔书写的卷子,因是晓得小山姑娘喜欢,所以……”

  “拿来!”张小山不等钱元瓘把话说完,立刻伸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钱元瓘缓缓地身旁取出那盒子,双手奉上,说道“那礼部只外借这一日,姑娘需得小心,莫弄坏了!”

  钱元瓘显得有些肉疼,也不知道他为了弄到这李煜的卷子,花费了多少功夫,总之从他的表情上看,为了今日显摆,好像是早有预谋的。

  张小山瞧见那黑色细长盒子,一时间竟也顿了片刻,双掌使劲握了握,互相揉搓了一会儿,才接过那盒子。

  当初听闻江南贡院大门口张贴李煜卷子时,她十分高兴,跑去看时,已经是第二日的事情了,可到时,才发现,那是摹本,一问才晓得,头一日礼部尚书陈逸之将李煜卷子拿出张贴时,便遭到了不少“歹徒”的哄抢,为了防止卷子被破坏,陈逸之便吩咐着叫人摹了两份来,真的已经归档到了礼部卷宗库当中。

  即使是那两份摹本,也被人抢了去,陈逸之没有办法,叫人在一块铜板之上,摹了李煜大作,将其钉在贡院门口,日夜派人把守。

  而后张小山只瞧见了那铜板摹本,字刻的生硬,毫无美感,只是那诗还不错,又听人说,李煜会试真迹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张小山一时来了兴致,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得来那第一次摹来的,被“歹人”抢去的一份。

  但瞧过之后,字写的确实龙飞凤舞,可张小山依旧不满足,因为那不是李煜亲笔写的,是人临摹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今手上却心心念念拿到了真迹,张小山有些紧张,黑色盒子被她握着,出了印记,原来她也会出手汗。

  拿着手帕细细擦了,也顾不上钱元瓘玩笑般地盯着,张小山打开了盒子。

  卷子泛黄,有些时日了,用红绳系住,正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小心些,莫损坏了!”钱元瓘再次提醒道。

  张小山长呼了一口气,在颠簸的马车上强行使自己冷静些,确定手上无汗时,才取出一份,解开绳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端墨味道,其中还夹杂着丝丝霉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