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遇羊而菜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显示了魏惠王和庞涓穷兵黩武、扩展军备、发动侵略的野心,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人口繁衍加快的现实。

  在魏的带动下,各国竞相扩充军队,一般都有四、五十万,大国如楚霸王号称百万;

  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双方出动几十万兵力已不新鲜。

  秦国在长平之战仅坑杀的赵军俘虏就达四十多万。

  “国富兵强”后,实力的膨胀使庞涓急于发烧,便寻找各种理由,向邻国发动了一连串的侵略战争:

  伐赵伐韩,侵宋侵郑;

  与秦鏖战于元里,大败齐军于观上……

  宝剑初试,果然锋利,魏军每次出战都是奏凯而还,庞涓狂妄地告诉魏惠王:

  “不出十年,当今天下无不拱手听命于大王之前!”

  魏惠王自然非常高兴,又加封他为上将军。

  从此庞涓军权在握,势倾朝野,成为惠王以下第二号人物,地位显赫、不可一世。

  走路时眼睛上仰四十五度角,除看惠王外不再平视。

  这一天,墨子路过安邑。

  因是名人,魏惠王忙请到宫中,尽管被“非攻”、“兼爱”等大道理又教训了一顿,还是殷勤招待。

  墨子也看出魏惠王毫无兴趣,根本听不进去,但诲人不倦、言无不尽宣扬正义是自己的责任。

  也许对方暂时不能接受,只望他有朝一日旋踵顿悟,立地成佛。

  魏惠王却是另有打算:

  得一庞涓吃到甜头,墨家人才济济,便拐弯抹角地想请墨子给多推荐几个。

  墨子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要人是为了发动战争,与“非攻”背道而驰。

  本不想帮这个忙,忽然想起鬼谷子那儿见到的孙膑。

  虽然也是研究军事的,但为人温和厚道,倾向于谦逊礼让。

  其才不在庞涓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定也会受到重用,甚至超过庞涓。

  在他的影响下,也许能让魏惠王有所收敛,乃至改弦更张也未可知。

  墨老先生这类人总相信“德”的感化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便向魏惠王推荐:

  “孙膑乃鬼谷子高徒,庞大将军的师弟,得其祖孙武之兵法真传,大王何不聘而招之?”

  老先生本是一番济世救民的好意,却怎知这一句话竟彻底改变了孙、庞二人的命运,在后来引出天翻地覆的纷争!

  庞涓走后,孙膑虽也感到孤寂。

  但他性情恬淡,随遇而安,每日依旧担水打柴,研读兵法,生活得风平浪静。

  听说庞涓在魏已大展宏图,成为不可一世的“上将军”他也无动于衷。

  鬼谷子先生看在眼里,便有意探探他的志向,一日讲完课后,似闲谈地问他:

  “庞涓在魏如今手握重权,你俩是结拜兄弟,为什么不去投奔他?也为自己寻个富贵前程?”

  孙膑摇摇头:

  “弟子自幼处在贫困之中,多蒙恩师收留才免于饥寒,其实是个苦命人,享不得荣华富贵。

  而且,正如您所讲的:

  当年先祖振弱吴而破强楚,天下闻名,妇孺皆知,如今不也是为一抔黄土所掩埋,连坟墓都找不到了吗?

  细想起来,名利果然如浮云,便是苦苦追到,转瞬即被风吹散,有何乐趣?

  还不如跟随师傅修真养性学些知识,能免去愚昧也就罢了;

  师兄若肯践前言,却不过情面,只得走一回,既然忙得顾不上我,也就不想去投奔他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