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再入战场(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医院伤员已是人满为患,李小柱包扎后就请求返回战场。其实,昨天下午,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伤及脏腑的轻伤士兵,已有近十名士兵重返战场。他们中有人经历过“一.二八”淞沪战争,甚至还笑着说,这小日本的枪支精度特别好,但杀伤力实在是太差,就这么个小洞洞,只要不下雨、不发炎,三个星期愈合如初。对此,杨安半信半疑。

  在汉口时,杨安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明治44年也就是公元1911年修订的《步兵射击教范》上知道这枪的技术性能十分优秀,仅从技术参数比,丝毫不弱于毛瑟步枪。师傅胡立德也说,这是因为日本的工业制造水平发展到极高的水平。师傅还说,日本人历来崇尚武道,军队崇尚精兵,一个优秀的射手可以精确地击杀二三百米的敌人,有的甚至可以击杀四五百米远的敌人。毛瑟步枪在一二百米的距离击中人的躯干就会在背后形成接近拳头大小的创口,在二百米到四百米形成的创口会更大,并且创口难以愈合,因此杀伤力大。但论精度,在三四百米以上,毛瑟步枪还是要略弱于日本的三八大盖。而三八大盖在三百米左右的杀伤力已经接近毛瑟步枪了。当然,这些常识都是胡立德得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留学学习与两次直奉战争的经历。

  卡车司机又在门口叫喊来人转运伤员,对战场的期待,让杨安跃跃欲试。赵剑眉、林小荷想拦着杨安,杨安朗声说道:“剑眉姐、小荷,昨天都没有事,今天也会安全回来,你们还不相信我,我是最聪明的了!”看到杨安稚气的脸上挂满了期待与坚定,二人只好同意杨安前去转运伤员。

  卡车司机叫田旺财,是八十八师的下士,看到杨安一脸坚定地过来转运伤员,对这个学生娃连连点头赞许。今天卡车并没有开到昨天的转运地点,而是七拐八拐地进了一个街巷,随着密集的枪声、爆炸声越来越清晰,杨安知道接近作战区域。这时,只听到“嘎”地一声,车停了下来。

  杨安和车上的两个杂役跳了下来。看到这个转运点只有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中士军衔的士兵,背着一杆杨安并不认识的步枪,这杆枪看着有些破旧,不知是不是比八十八师的中正式步枪和毛瑟步枪要老旧。

  那个中士操着一口陕西口音,一脸正色地道:“今天的战斗从凌晨到现在一直非常激烈,你们上去了一定要听招呼。俺喊趴下,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趴下,说走就要快速跟着俺走。”三人纷纷点头。

  在那个中士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作战的街巷。那中士带着他们三人在这巷口避弹,时不时地小心翼翼探出头观察前面阵地的作战,等待战斗间隙,上去转运伤员。

  街巷硝烟弥漫,不时传来手榴弹、迫击炮弹爆炸的声响。这时,那中士在巷口给他们自豪地介绍着战场,这是上海保安部队的阵地,还说街巷两边墙脚每隔一段都有用砖块和草包、沙袋垒起的简易工事,从昨天到今天早上,这条街上的阵地几经易手,在这条街上伤亡已经超过200多人。

  听着他平静的讲述,杨安心中震撼不已,没有想到在地方保安部队的阵地也爆发如此凶险的战斗。如此重大的伤亡,在他的讲述中竟是如此的平淡!俨然讲述别人的故事,显然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笑谈生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