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扬州机场的出战(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阎海文把自卫的手枪上膛后诈死,默不出声,引诱日军靠近。待到日军临近时,迅速出枪快速射击,当场击毙七名日军,他知道手枪弹匣里子弹一粒粒减少,于是高声大喊:“中国无被俘空军!”他终于停止了对敌射击,将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饮弹殉国。

  阎海文生于民国五年,辽宁北镇人,自幼生活在东北,饱受兵灾,“九一八”事变后逃离东北进入关内,高中毕业的他不甘心做亡国奴,毅然考入杭州苋桥航空学校,成为航校第六期学员。毕业后,在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任见习官。自从北平事变爆发,他就天天期盼驾驶战机痛击日军。来到扬州后,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大队出战任务通知黑板上,迟迟没有排上号,迟迟不能驾机参战。看到黑板上的出战安排,他心焦如焚,多次请求出战。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为了及早出战,竟然委屈地流下了眼泪。当他如愿以偿地成为机群进战斗形中的一架僚机时,战友们看到了他激奋的眼神。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大家谁也没有想到阎海文第一次出战就壮烈殉国。

  八月十七日早晨,驻扎广德机场的第二大队奉命遂行轰炸吴淞口日舰的任务。飞行员沈崇诲与队员陈锡纯驾驶双座轰炸机904号,与另外六架轰炸机一起飞临吴淞口外轰炸日军舰队。904号轰炸机突然发生机械故障,机尾出现浓烟。二人看到飞机的情况,简单交流后便脱离机群战斗队形,驾机带弹加速向日军旗舰出云号军舰撞去,当场以身殉国。

  八月十九日,中国空军各飞行大队收到了南京航空委员会于八月十八日二十三时四十分下发的。各飞行大队在战情通报里看到了“队员沈崇诲、轰炸员陈锡纯所驾之机,在南汇附近脱离队形,于吴淞口外,坠落海中”的通报。每一个看到通报的飞行员,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看到通报,他们的脸上满是悲戚,同时,目光里充满了坚定,因为他们早已以身许国,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正如他们在进入国民政府中央航校大门时看到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在阎海文牺牲当日下午,旧坡头旁又添新坟。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列队脱帽,垂首敬立,这是日军入侵中国后第一次为自己的敌人、也是为一个中国勇士举行葬礼。

  阎海文在日本坟山的勇敢战斗、宁死不屈与以身殉国,赢得了崇尚武士道精神日军的尊敬。在他牺牲的第二天下午,为激发下属日本****和武士道精神,日军白川大将在汇山码头集合队伍,向海军陆战队训话:“过去在日俄战争时,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现在已被中国的沈崇诲、阎海文夺去了,这值得我们钦佩。对这英雄,我现在命令用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海军军礼进行礼葬!”训话结束后,他安排一艘军舰,在阎海文遗物上覆盖中日两国国旗帜,驶往黄海礼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