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剑术与刀术(5000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创办私塾,创办武馆。



  两者并无多少不同。



  挣钱多少另说,但凡这些行当做久了,无一不受当地人敬重。



  靠着李鸿儒,丁正业迅速在并州站稳了跟脚。



  上有并州官府的善意,下有并州城诸多大户的识相,他这座武馆成立得顺风顺水。



  从遭人看戏,河西武馆进入到诸多人羡慕的程度。



  武馆的馆长不仅仅需要修炼能力强,在当地有说话权,通晓各环节关系的能力也是隐藏因素。



  只有跟着这种师傅,才可能在将来走得顺一些。



  丁正业的河西武馆开业三天,便陆陆续续有近十人来报名习武。



  有人想当大弟子,也有人尝鲜,看看这家武馆有何独到之处,还有人在其他武馆学艺难成,想着更换门户。



  诸如此类,众武徒来河西武馆的原因不一。



  丁正业免费教导李旦习武,此时李旦也投桃报李,暂时负责带领诸多新武徒修行。



  李旦资质虽然差一些,但数年修炼下来,基本功颇为扎实,能带带新人。



  而在河西武馆的静室中,丁正业正为了武馆的传承绞尽脑汁。



  他需要用通俗的语言将自己所学描述出来。



  在桌面上,有着李鸿儒誊写的《铁牛劲》和《纵云梯》。



  这是两册修炼和描述难度一般的修炼学,作用有限,编着成册难度也不大。



  真正让丁正业头疼的是泼风刀法。



  他的泼风刀法经历了数年的厮杀,已经慢慢脱离了最初学习的模样。



  若要他将原本的所学背诵一遍,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他难以回想出来。



  若要将是如何衍变到现在这程度的泼风刀法,他亦难于描述。



  对大多修炼者而言,修炼形成本能后,描述便显得生硬起来,‘就是这么修炼’‘很自然’‘这样,这样,再这样’。



  练武是一种本事,将这种本事描述得让人听懂,进而形成修炼学也是一桩本事。



  丁正业绞尽了脑汁。



  “要不我从最基本的刀法练起,等你了解多一些,或许能将我这种状态弄明白。”



  李鸿儒通晓剑术基础知识,对刀术难言有多少理解。



  丁正业此前便见过李鸿儒握刀的模样,那是完完全全的新手。



  想让一个陌生刀术的人描述清楚一册上等的刀术绝学,这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不仅仅是他的原因,也有李鸿儒的部分原因。



  若要丁正业找一个更适合的人,他压根找不出来。


  李鸿儒通晓剑术基础知识,对刀术难言有多少理解。



  丁正业此前便见过李鸿儒握刀的模样,那是完完全全的新手。



  想让一个陌生刀术的人描述清楚一册上等的刀术绝学,这无疑有很大的难度。



  不仅仅是他的原因,也有李鸿儒的部分原因。



  若要丁正业找一个更适合的人,他压根找不出来。



  从太学出来的李鸿儒尚是如此艰难,更无须说其他的先生。



  “如此也好”李鸿儒点头回道。



  综合归纳武学的难度太大了。



  即便丁正业放慢了速度演练,但各类描述的词汇仍有不及。



  想要完完整整将丁正业的武学描述出来,难度并不低。



  有誊写错误的手抄秘籍,也有如他这种情况,一些人难于描述清楚,不得不放一些模糊字眼的手抄秘籍。



  这导致真传和手抄秘籍修行的本领各有不同。



  此时,想要通透一门刀术,便需要李鸿儒发挥自己的智慧了。



  丁正业是江湖司第一个客户,也是耐心和关系最好的客户。



  李鸿儒觉得以后很难碰到这样的人。



  他此时耐心颇足。



  铁了心决定完成泼风刀法的创建。



  看着演练无数次,又亲自誊写,诸多内容映入心中,李鸿儒对修炼的内容理解亦是颇深。



  《铁牛劲》和《纵云梯》这两册简单的修炼学研读进度一项已经是87%,一项是76%。



  只需要利用太吾的能力做稍许配合,他就能将这两册秘籍直接研读完毕,进而用于修炼。



  虽然是手抄本秘籍,但也总比没有练要强。



  “诸多修炼术,向来是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威能也从弱小变得巨大。”



  “我修泼风刀法前,习练过基础刀术、李氏十二路快刀、追风刀、南刀、鹞子刀、通背刀、八方斩,最终才进入到泼风刀法。”



  “刀术需要通过四肢协调,利用短促发力,以打断、拦截、化解来自多方向的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