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待齐射结束,尘土硝烟略微散去之后,蔡牵淡定的下达了登陆命令。

  大量被吊挂在运输船两侧的小船已经被放了下来。士兵也排成几行,沿着悬挂在侧舷的绳网爬上小船,此刻命令一到,就立刻‘嗨哟嗨哟’的喊着号子向海岸上划去。

  每艘船上搭在一个小队,五六十艘小船,一个营的陆战兵便就运上去了。

  在清军驻扎于舟山岛南海岸县城里的大部队还没有赶来之前,四个标准的陆战营已经被送上了陆地,但随后的炮营运输便遇到了麻烦。

  数百斤重的青铜炮可没那么容易送到岸上。

  普通步兵搭乘小船抢滩并不困难,但青铜炮可比之麻烦多了。哪怕装载着火炮的两艘大红单船上都安装有吊机——用滑轮组和悬臂系统组成的简易的起重装置,专门用来吊运重物的。不仅用在军中,陈军控制的各处港口上也已经在普及了。

  这些笨重的青铜炮被拆分成了好几部分,无论是炮管还是炮车,都被麻绳牢牢固定在用木桶、木板和粗原木紧急拼成起来的大木筏上,通过吊机小心翼翼的放平至海面。每一只木筏上的空桶数量都是经过计算的,只允许多不允许少,好确保能提供足够的浮力。

  木筏下海后,再用小艇拖运至岸边,然后解开固定缆索,拆散木筏,将原木和木板铺在沙滩做成一条简易栈道,这样可以避免炮轮陷入淤泥中……

  总之一门陆军轻型火炮,前后至少要二三十来人伺候着。而这还只是轻型火炮,最大才是五斤炮,而且是轻便的青铜火炮。

  天大亮的时候,四个满员的陆战营就已经登陆完毕了。结果到了太阳上了中天,炮营才算全都给送到岸上。

  可是陈军将士在陆上都吃过午饭休息一波了,到了下午快三点时候,清军方才出现。

  定海镇总兵力只有三千人,有八个营头,这还是满编的情况。

  但去除了象山协、石浦水师营和镇海城守营,舟山本岛就只有镇标三营外加定海城守营。

  满编也不过一千六七百人。

  总兵伊楞额为满洲正白旗人,先前是江南江北河标左营副将,清军苏北大败时他先逃淮安再逃扬州,最后无奈的跑去了镇江。

  虽然是连吃败仗,但人家是旗人么,不仅没被处置,反而高升了总兵一职。

  到任之后伊楞额就大抓猛抓团练,还大肆的征召舟山渔民充任义勇,原因就是这地方一点都不能给他以安全。

  闽粤的清军水师都已经被赵家舰队挨个打了个遍,人家只是没来打江浙,而不是不能打,打不过江浙水师。

  舟山四面环海,地处汪洋大海之中,一旦败了他逃都没地方逃。

  可是投降吧,也太没品了,主要是他家眷还都在京城,他也不敢投降。

  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招揽人手顽抗到底了。

  同时还大力加固沈家门和定海县城的防御工事,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在战壕法传来之后,更是驱使百姓挖掘了大量的战壕。

  可让伊楞额一百个也想不到的是,陈军来打定海,一不大定海县码头,二不去沈家门码头,而是在舟山岛的北岸登陆了,这不是滑稽吗?

  然再滑稽他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定海总兵他守土有责,伊楞额就只能带着清军民团一股脑的杀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