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烁不说话,表情很有些复杂。

  “当今天下局势就犹如当年明清交际之时。大青果虽坐拥大半天下,然后横空出世的大陈如拦腰一刀,狠狠的砍在了正中间。

  江南岭南湖广川蜀便是再富裕,那里的粮食银饷也万难运抵京城。

  都不用看明年,只看今岁,京城便会钱粮大匮。

  彼时与前明崇祯朝何其相似?”当时的江南也是富裕的很呐,但是朝廷根本收不上钱,再多的繁华又有鸟用?

  陈家可是陈贞慧的后人,对于当年的情形,他们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的认知。

  “除了赵陈这一心腹之患,大青果还有白莲教人马于背后兴风作浪。川蜀陕南不宁,江南税赋西输道路被断,西南无用也。

  如此的江南数省虽豪富,然南兵素不以战力著称;西北各省兵马虽强健,无粮无响,亦无力可施。

  大青果岂能不危?”

  陈棠觉得自己的这番分析已经很鞭辟入里了,可是老头子根本不听。

  认为清廷钱粮虽然匮乏,但直隶、河东、关中等省,皆非不毛之地,南方各省亦都有忠臣在位——大清是八旗的天下,各地督抚中多有旗人,再加上将军坐镇,这等人在此为难之际必不会自顾己身苟全性命,或是如汉末诸侯那般野心大炙,而必然会继续效忠大清效忠朝廷,积极组织新军编练新军,如此南北夹击,大清依旧大有可为的。

  陈棠还能说什么呢?

  他觉得老头子真应该出来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现在百姓是多么支持赵陈。

  那赵家本来还漂浮不定的根基现在一下子变得瓷实的不能再瓷实。

  有这等民心在握,他觉得赵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且这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了外地,尤其是关中河东等地,只不过现在还都是小道消息。但早晚有一天会人尽皆知,到时候老百姓又会怎么想?

  谁不想种一年的地收两三年的粮食啊?

  到时候那一切都会变成大势所趋的。

  陈玄策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已经要乌三娘所属全力以赴的去宣扬了。

  但眼下还是十八世纪晚期,信息传播速度远不如前世。

  所以还记不得!

  “是时候把皖北拿下了。”

  赵亮虽然知道试验田的风潮还没有彻底的席卷皖北大地,但他觉得皖北这个熟透了的桃子,现在已经是时候摘取了。

  没必要再磨磨唧唧的。

  那些个州县的满清官员们现在怕都已经绝望透顶,都这么长时间了,满清还没有往江北派来一兵一卒,显然乾隆已经放弃他们了不是?

  这一点各地的乡绅明白的更早,也行动的更早。

  “告诉赵宝、邢成德,让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沙颍河,一路沿着浍河,将颍州、凤阳、泗州拿下,其他几地让彭炳康自己去打!”

  拿下安庆后彭炳康已经盘踞那一带有些日子了,兵力也从一开始的一个师五千人膨胀到现在的三个师一万多人(一个整编师两个守备师)。

  拿下庐州、六安、涂州等地绝对是手到擒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