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黑锅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把他们带下去医治。”而至于是死是活,那就不是林爽文关心的了。

  城市的中心位置。

  坐北朝南,一座颇为气派的县衙耸立着。

  厚重的大门紧紧关闭,边上的一头石狮子下还丢着一支布鞋,鸣冤鼓的木架子那儿更撘着一支土枪,主人跑的太匆忙了。

  大门紧闭,但这根本难不倒林爽文。

  两个手榴弹被丢在了大门下,轰隆的爆炸声中,大门顿时破开了一个洞。

  然后进入衙门的陈军士兵利索的从旁边的门房中揪出了两个腿脚都软了的衙役。一个个哭爹喊娘的求饶命。

  大堂、二堂、二门等等,涌入的陈军士兵迅速占领了整个县衙。

  整个过程中就只听到了一声枪响。

  却是有大青果的铁杆在这种环境下都张弓搭箭,瞄准着林爽文!

  然后清脆枪声响起。

  一个神射手反应极快的来了一枪。

  那人都还没来得及松开弓弦,胸前就开出一个大血洞,鲜血狂飙,在满脸的懊恼与痛苦之中仰面倒下,致死手中都紧紧攥着那张弓。

  士兵涌入了后院。

  整个县衙都算是顺利占据了。

  而随着周边厢房房门被一脚一扇的踢开,所有的人都被赶到前庭集合,除了一群衙役外,还有一堆乱哭乱叫的女人和下人,然后就是本地的官员。

  县城也飞快的平静下来。

  林爽文对于如何占领城市很有经验的,而陈军对于任何敢于趁火打劫,趁机作乱的败兵游勇和地痞流氓的惩罚措施也始终是从严从重。

  说白了就是一律砍脑壳。

  澄迈这样的地方在琼州岛上根本不值一提,陈标的主要作用也不是这种地方,而是在崖州、万州等清军营头和山里头的黎民。

  满清在渡过了早期的动荡时节之后,走的就一直是以黎治黎的线路,设立峒长、总管、稍官等多层土官,土官世袭,享有律法、税务等多种便易,但因为黎峒繁多,全岛大小黎峒直有上千人,所以土官直接掌控的人丁数量反而少了。

  与明朝时候的土官制度相比,满清的招数很有点汉武帝推恩令的意思,把一个个土舍王变成了数量多出十倍乃至更多的峒长。

  这样一来黎族土官手中握着的土兵数量可不就直线下降了?

  他们又还怎么造大青果的反呢?

  如康麻子中前期那样土舍王杀官造反的事儿,在雍正乾隆年间再没有发生后。

  黎民闹出的乱子更多是自己反自己,黎民反土官,或是熟黎逃奔生黎,这种情况下黎民土官反而跟清政府密切的结合起来,让后者成为了前者维持自身权益的大靠山了。

  陈标两次镇平黎民生乱就都是如此。

  久而久之的,黎族上层阶级与满清的结合就会愈发紧密,从而也带动了整个黎族的熟化汉化。

  赵亮并没有想改变这一政策的意思,但作为初来乍到的外人,他们的话怎么可能叫黎民信任?这个时候陈标的存在就太具有意义了。

  同时,他也认为黎族的那些上层阶级们在自身利益无损的情况下,也不会豁出一切的为大青果披肝沥胆效死效忠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