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员之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不过日本对这东西的需求量不大。因为小鬼子连房屋都是木质的,用不到水泥的。

  此次桦山久言随从市田盛常前来大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盯着市田盛常,防止他因为金钱而损坏了萨摩藩的利益。

  顺带着才是来陈军的统治区域内走一走看一看,看看这里是否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恢复中华了。而且他和秩父季保还会作为萨摩藩驻大员的办事处(监督人),以保证挺身队的权益不受损。

  哪怕整个萨摩藩都清楚这些走出去的底层武士就是陈军的炮灰,但炮灰也是有尊严的,而不是无畏的去送死。

  并且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作为‘中介人’,萨摩藩在从赵家那里拿到不菲的银子的同时,也需要化身为一道桥梁,沟通挺身队武士与家乡亲人的联系。

  萨摩藩派出藩士就成为了一个必要了。

  桦山久言会在鸡笼港里生活上一段时间,好好把握一下本地的生活。秩父季保则还可能跟着挺身队下部队,当然,他是不需要上战场的。

  不过是一年都不到的时间,鸡笼港从小到大,如今已是日渐繁忙。

  港口内停泊着几艘大帆船,繁忙的码头工人正使用滑轮吊车将一箱箱货物从船舱内吊运到码头栈桥上。

  栈桥上的货物堆积如山,工人们熟练地将其分门别类,然后由海关运输队的人用马拉大车将其拉走。

  据说鸡笼港港口区的铁路轨线已经被确定了下来,连相配套的设施都建好了不少。只等着汝州那边的铁轨送来了。

  到时候在马拉火车,额,不是,那更该称作是有轨马车,而且全是轻轨,枕木那东西是要凹在地表下,相互间的所有的空间都要填平。这样的铁轨甚至可以是嵌入式凹形马车轨道。虽然乍然一看跟火车铁道很相似,但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到时候这栈桥上货物的转运速度就更快更便捷了。

  赵亮是没想过把有轨马车大规模的推动的,因为铁轨这东西太耗铁料了。而且有轨马车的轨道与铁道终究不同。

  一切还是等到火车技术出现了再说吧。

  与此同时,在码头的另一侧,大群来自闽粤沿海的百姓正在等待体检,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挎着棍棒在周围维持秩序。

  繁忙却又秩序井然。

  萨摩藩来人在踏上鸡笼港码头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

  同时市田盛常这次还带来了三条大船。其中有两艘船装载了满满的硫磺,另一艘船则满载日本的红铜,然后还有一部分黄金。

  因为只凭硫磺,那根本就不足以抵消他们即将从大员运走的货物价格。

  萨摩藩与赵家的交易始终都是一种入超状态的。

  只不过他们又把自己从赵家购入的东西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盈利。

  在某种意义上,这跟英国的对华贸易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英国人已经找到了一种遏制贵金属外流的办法了——阿芙蓉,日本则是没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