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毁了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天晚上穆哈托喝了个伶仃大醉,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试验田的事儿他已经上报了,但这又能如何呢?就赵家的护卫力量,想要毁掉试验田,而且是那么多的试验田全都毁掉,那是痴心妄想。

  如此的,等到一个月后夏粮丰收时候,这些试验田如果真的能产四石的粮食,大清可咋办啊。

  穆哈托几乎都能想到这四石高的良种一经证实,赵逆只需要对那些士绅地主们放开良种限制,那立马的就能彻底收拢人心。

  亩产四石高吧,这是一亩地变两亩地的节奏。没人能抗拒这种诱惑的!

  穆哈托心中有一头恶魔在咆哮,等到该麦收的时候,等到小麦全都变成金黄的时候,他就去放火!放一把大火!

  看赵家怎么来防护!

  所以求求老天爷了,保佑那时候有大风吧。

  赵亮此时人已经回到了陈州,但他的眼睛还落在卫辉。

  这地方的旱情在去年冬季里就已经有显露了,等到整个二月都没见一滴雨,那再迟钝的人也发现不对了。三月里倒是下了两场雨,可雨量太小,不解渴啊。

  进到四月里就一直又干到现在。

  哪怕接下来有雨水也晚了。

  二三月里的干旱就像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没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一样,发育自然会迟缓。而四月份灌浆期再度缺水,这婴儿绝对是一个先天重度残废了。

  所以卫辉今年的夏粮必然是要歉收,甚至是颗粒无收的。

  赵亮免了受灾地区全部的钱粮,然后还准备了大批粮食——在临清之战后,梁行舟就组织起了漕船队伍,将一船船的粮食通过卫河送到了卫辉府。

  当地民心安服,百姓们反倒对赵家更是认同了。

  胶东也是一样,那里更不缺粮食。因为南面组织船队运来了大量南洋廉价的稻米。

  赵亮觉得齐鲁的干旱如果降到了沂蒙山区,那才是更妙呢。

  当地官府无力赈济,有能力赈济他们的却又远在胶东,那难民们非闹将开不可。

  但这场干旱落到了临海的胶东,也是没谁了。

  “大哥!”

  赵辉手里拿着一个册子走了来,这是他整理的最近各地军工厂的产量。

  就跟南阳府一样,陈州、淮安、河洛都有兵工厂建立。

  “好。”

  军工产业第一阶段的扩张告一了段落,各地兵工厂投入使用后的产量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

  “产量可以,但质量也要保证。那厂子内部不是有人嫌弃聋哑人工作慢吗?那就给其中的一些人换个工作,把一些跟新员工发生过冲突的聋哑人调到质检处去。”

  赵辉立刻觉得头皮一紧。赵亮这一招真是有点损啊。

  不过内里的好处只要一想赵辉就能明白,的确大大有好处。

  “但这一招是治标不治本,怎么才能治得了本,还要你自己多思量思量。”

  民政部赵辉已经交出去了,彭功昌走马上任都有段时间了,赵辉现在的任务就是做着陈州一把手,然后再管着军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