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咱们各干各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别说他们了,就是赵家也不能不是吗?

  十多年了,也没能彻底掌控淮宁全县,更别提陈州府了。所以赵亮只能横向发展,跨产业跨区域的去发展。

  白莲教更是如此,当它的扩散达到了官府核心区域时候,那就会立刻感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白莲教的扩张方式就也是横向发展,我从一个薄弱地带跳到另一个薄弱地带去也。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裂变,就跟单细胞藻类一样。

  我在这里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极限了,那行,我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

  从清廷的一个薄弱区域跳到另一个薄弱区域去。

  所以白莲教的组织才会相当的松散,一层才会那么轻易的去架空另一层。

  这就是因为这种裂变的后果往往会形成一个新的核心团体。

  由一个传教的核心集团中,分出一个或几个核心成员,通过不同途径,到另一个边缘区域传教授徒,营构另一个核心集团。

  后者与前者的关系可能是师徒,也可以是师兄弟,但不管名义上如何,实则就是一种分裂。

  齐林—姚之富集团的扩散就是最典型例证。

  因为赵亮曾经提点过齐林、姚之富,所以李庆对这俩人最为关注。

  姚之富、姚学才父子离开襄阳后,先是在谷城南乡的廖家坞,建立起了李长富、王兰为中心的传教集团;然后又在保康西境的岮峪沟、房县东境的三里坪建起了曾世兴、祁中耀集团。

  而姚之富的师弟王添万也是自齐林集团中分出来,回到故乡蒲圻洋泉团,组织起又一个以自己为主的传教中心。

  这些新的传教中心与原有的传教核心区相隔数十里、数百里乃至千余里,彼此之间并不相连,却犹如无数火种先后撒落在山野间,分别形成相互隔离的“燃烧圈”。

  一旦起事彼此相连,那在极端的时间内就能形成一堆堆燃烧的火焰,最终能给满清带来多大的麻烦先不说,至少能叫他们多了一后顾之忧,多了一燃眉之火。

  赵亮对白莲教的用法也就是如此。

  不要求你们正面作战,去抗住满清多少万多少万的兵力,你们就顺着山沟沟密林往山沟沟密林里去发展吧。

  比如川蜀的巴山、太平,宜昌的宜都、枝江,陕南的安康、紫阳、米溪,尽可以去折腾,我这边还能作为你们喘气修养的基地,还能抽出一些枪炮补充给你们。

  白莲教只要能在川蜀、鄂北和陕南燃烧起一处处战火,在满清屁股后头制造一些麻烦,那赵亮给出的物资答应的条件就全值得了。

  很有点我打我的正面决战,你玩你的敌后游击战,咱们各干各的的意思。

  而白莲教要真有本事如赤色力量那样趁机会做强做大,反过来吃掉赵亮。

  呵呵,那么这个‘常凯申二代’赵亮也认了。

  虽然以现在的局面来比抗战是有很大出入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18章咱们各干各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