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次取证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法医刘颖问,秦姐,您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使死者身上的尸斑会发生延缓出现的现象?

  秦苗回答道,影响到尸斑出现时间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情况下是温度的原因,当然了有些时候也有其他方面的可能,比方说我们过年时候吃的腊肉,人们会在上边涂抹厚厚的食盐来减缓和防止食物的腐化。

  刘颖一听就受不了了,张着嘴,做着一副干呕状,我说秦姐,您能不能说的别那么恶心,你明知道人家最喜欢吃腊肉这些东西,你还净说这些东西来恶心我。

  秦苗连忙解释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只是为了让刘颖能够更通俗的理解,说着就继续给刘颖科普了起来,人体死亡后,如果是在酸性溶液的浸泡下,由于酸性就具有防腐的功能,尸体就会减缓腐烂的过程,相反的如果是在碱性的溶液中,尸体通常会加快死亡腐化的过程,当然了我说的这些都是在弱酸和弱碱的情况下。反之如果尸体是在强酸或者是强碱的溶液里,还没等尸体进行自然腐化,就会被这些溶液所破坏了。还有就是这次出现死亡鉴定上的误差不怪你,就连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是我有点疏忽大意了,把河水当成中性的了。

  刘颖问道,那如果是检测出了河水里的物质,我们是不是就能准确的确定了死者的死亡时间了?

  秦苗说,这个得需要我们回去解剖,通过死者的胃溶物和死者的最后进餐时间来综合判断。如果这条河是第一案发现场,死者又是直接在这里溺死而不是被抛尸的话,我们还要根据死者胃部所进入的河水多少,加以河水里的物质以及死者最后的用餐时间来综合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

  刘颖听完惊讶的说,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秦苗说,这些都是刚刚我在警校里的导师给我讲的,难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这次办案中提取和总结经验。

  刘颖听完,表示同意的点了点头。

  最终二人对发现死者的地方和上游之间每隔200米的水样都做了提取之后,就匆匆忙忙的驾车回到了局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