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猪队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轰轰轰”滚滚的马蹄声忽的传入周毅等人的耳朵。这响动可不是对面打马冲来的几个鞑子能发出来的。

  是鞑子的大部队,怪不得眼前的鞑子人人重甲。那么,清军之前的备战,目标就是戴家集了周毅心中一急,吆喝道“快走”

  戴家集,一个不大的小镇集,位于滋阳城北偏东二十里处,地处泗水河畔。

  这里本有家口近三百户,是一座男女老幼一两千人的繁荣小镇,然随着清军到来,早已是人去屋空。郑芝龙领军抵到这里的时候,那都看不到一个人影。

  趁着双方都相安无事的档口,郑芝龙每日都催促着将士、丁壮修补加固小镇集的防御。

  先是砍树、伐木和拆房子,把营墙一直修到泗水大堤,再以镇集原有的镇墙为界线,把沿着泗水河堤呈长条分布的戴家集隔成前后两截,南边是一个小营地,北边则是主营地。

  不是所有的戴家集人都住在镇墙包裹的镇集内,这很好理解,就像许多城池的四关。城门外绝不是一片空荡荡的白地,而是有许多百姓商家的聚集。

  当一个皇朝进入到稳定阶段时,人口的繁衍和市井商贸的发达,都会促使这一现象的诞生。一些重要的繁华大邑,甚至还会设立特有的关城。

  戴家集只是一个小镇集,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关城,可镇墙之外还有不少百姓房屋沿着河堤延伸。郑芝龙只把这一块作为主营地的防护。就像他挑选戴家集做落脚地一样,看的就是戴家集东侧所依靠的泗水大堤,在如今这个时候,后者虽不能化为绝对的防御,却也不失为一道可以依赖的障碍线。

  战马不能驰骋,就是步卒,跋涉在滑溜的泗水冰面上,行动力也大受阻碍。

  郑芝龙更叫人在戴家集的右手,也就是西侧,偏北的方向另立了一座新寨一座面积不大,周围只有里许,却是四棱突出形式的炮垒。

  哪怕冬日里的大地坚如白铁,只要肯下功夫烧火热地,也一样能破土动工。

  这座面积不大的新寨没有奇厚无比的土墙,也没有围绕土墙掘有壕沟。季节不允许,时间也不允许。所以它根本不是棱堡。

  除了四棱突出的形式,那跟传统的明军营垒完全一样。

  清军如果有红夷大炮,很轻松的就能把新寨的寨墙轰破。因为这里的寨墙与南营的寨墙,还有中心主营地的寨墙修补事,那都用的是同一个法子。就以两排圆木夹着中间的夯土造出的寨墙,高度可达丈五,厚度能接近三尺,对于弓弩鸟铳来说自坚固的一笔,只要不被红夷大炮直接命中。

  这座新寨可以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面护卫主营地,还能支援南营,因为郑芝龙手中仅有的四门红夷大炮全布置在了这里。

  主要的防御工事结束后,郑芝龙就开始装点外围的工事了,那是古典中透着新颖,很超凡脱俗的。

  古典的是设立一层层的拒马,在寨子外设立羊马墙,还有撒铁蒺藜等。

  新颖的是,他叫人破开泗水坚实的冰层,取水在地面上浇水结冰。这在城墙上浇水结冰,古时就有,可在地面上浇水结冰却就很新鲜了。但效果显而易见,你路都走不稳,还何谈对守军的威胁

  当大批的清军出现在戴家集外的时候,内里的守军、民壮全都信心十足的表示我很镇定。因为戴家集的一切布置让他们觉得自己十分安全

  倒是郑芝龙有些心慌,他不明白这鞑子怎么突然将刀对准他了。

  鞑子在滋阳城下不是没吃过苦头,怎么会来寻自己的麻烦是觉的自家枪炮不利而且这鞑子的数量,怎么看着那么多啊

  郑芝龙心里有些慌张。

  压根就不知道,这兖州的战局,从阿巴泰决定南下的那一刻起,双方的实力就完全失衡,郑芝龙的所有如意盘算也注定被打破。

  早前郑芝莞将孔孟等拉下水,打乱了郑芝龙的计划,让曲阜、邹县成为了两个大包袱。可他还是觉得自己仍旧有极大胜算,那就是因为他在打算盘的时候已经把阿巴泰军给踢出了局。以为洪承畴能一直牵制住阿巴泰。

  残酷的现实现在就要教他一个乖战场上,千万别太相信友军了。

  尤其是明军这些猪队友。

  郑芝龙表现的很镇定

  碰到出乎自己预料的意外情况,就会惊慌失措,这是战场新手的表现。这很郑芝龙。

  但是为了安定军心,在表面上他却要摆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