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力可填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天宫殿内众人,都对陈玉佩服不已。</p><p>“我们接下来,是不是也应该去中土那边了?”</p><p>这时有人开口问道。</p><p>伴随着长安城的扩张,天工殿也在不断壮大,广收天下相关英才。</p><p>开辟出全新的墨家道路,大家不需要另立门户。</p><p>就团结在长安城天工殿下即可。</p><p>既然现在中土超过三分之一疆域,都被纳入长安城的统治,那他们自然也可以继续扩张。</p><p>中土各方面,相较于东疆而言,都显发达。</p><p>尤其是人口众多。</p><p>更多的人口基础,便意味着可能诞生更多人才。</p><p>这一点对诸般修行道路来说,都一样。</p><p>自然也包括新生的墨家道路。</p><p>更何况,除去这方面的考量,将中土大量出色工匠纳入天工殿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天工殿接下来的发展。</p><p>随着长安不断扩大,天工殿壮大的同时,其实肩上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加剧。</p><p>不管是通讯,亦或者交通,乃至于冶炼、农具、水利等各个方面,他们都需要出力。</p><p>“正是这样没错。”陈玉言道:“大家出几个人,和我一起去中土,其他人依旧各司其职。”</p><p>众人当即一起点头。</p><p>马坤等几个高明匠人,同陈玉一起动身前往中土。</p><p>他们代表天工殿而来,自然一路畅通,中土各地的人,也都给予配合。</p><p>但是,调拨工匠是一方面,陈玉等人试图传播墨家修行道路,就是另外一方面了。</p><p>在东疆,一切大破大立,天工殿陈玉、马坤等人行事,倒还便利。</p><p>而中土,毕竟各方面势力树大根深。</p><p>此刻大家都投效长安,即便有少许亲疏之别,这一刻也都排斥墨家道路传播。</p><p>原因无他,争夺人才与生源。</p><p>墨家修行道路很讲究天资悟性,能卡下不少人在门外不假。</p><p>这门修行道路,不费人。</p><p>但是废材料。</p><p>不管是想要提升修为境界,还是形成实战能力,都需要实际动手,不断创造自己的作品。</p><p>一般民用的成果也就罢了,但如果想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炼制机关傀儡之流,则需要消耗海量名贵矿产或宝物。</p><p>刚一开始的时候,这方面体现还不明显。</p><p>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人,不论佛、道、儒、武,甚至是妖与魔,都发现这条新生的道路,是个吃金大户。</p><p>并且,越是修为境界较低的墨家修行者,越是倾向于追求实战能力。</p><p>而低修为境界的修行者,不管在哪条道路,都是作为塔基的大多数。</p><p>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土修行者,排斥墨家。</p><p>这股风潮,甚至渐渐开始反馈回东疆,在东疆也有了“反墨”的声音。</p><p>陈玉等人,一时间有些焦头烂额。</p><p>大明宫张东云对这一切基本了如指掌。</p><p>他微微一笑,没有插手处理。</p><p>总体来讲,墨家修行者越多,对于各地民生基础来说,其实越好。</p><p>毕竟,除了战斗所需之外,一个墨家修行者或多或少总是会有大量民用产出的。</p><p>要说墨家是吞金兽,其实其他几家也都差不多。</p><p>排斥墨家,无非是排斥一个新来的抢钱。</p><p>从张东云的角度来说,可以强制长安治下所有墨家修行者强制解除武装,全部转为民用,真正用来充当“工厂”。</p><p>反正一天有张城主在头上罩着,他们也不用担心自保的问题。</p><p>从这个角度来说,对长安城,或许效率更高,功效更好。</p><p>但张东云思考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没有作此安排。</p><p>陈玉、马坤等人已经在慢慢摸索和其他几家修行道路的相处之道。</p><p>反正有天工殿大牌子在身后,其他人也不能真把他们怎么样。</p><p>没人敢耽误长安城布置下来的正事。</p><p>所以,张城主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省点心,让陈玉、马坤他们自己慢慢折腾去吧。</p><p>对佛、魔、儒、道、武、妖六家来说,他们也该慢慢适应。</p><p>张东云对此还是持乐观态度。</p><p>将来不久,大家就该习惯,这世上有第七种修行法门。</p是排斥一个新来的抢钱。</p><p>从张东云的角度来说,可以强制长安治下所有墨家修行者强制解除武装,全部转为民用,真正用来充当“工厂”。</p><p>反正一天有张城主在头上罩着,他们也不用担心自保的问题。</p><p>从这个角度来说,对长安城,或许效率更高,功效更好。</p><p>但张东云思考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没有作此安排。</p><p>陈玉、马坤等人已经在慢慢摸索和其他几家修行道路的相处之道。</p><p>反正有天工殿大牌子在身后,其他人也不能真把他们怎么样。</p><p>没人敢耽误长安城布置下来的正事。</p><p>所以,张城主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省点心,让陈玉、马坤他们自己慢慢折腾去吧。</p><p>对佛、魔、儒、道、武、妖六家来说,他们也该慢慢适应。</p><p>张东云对此还是持乐观态度。</p><p>将来不久,大家就该习惯,这世上有第七种修行法门。</p><p>陈玉、马坤等人四下里打拼的同时,另外有人,返回长安城。</p><p>“参见陛下。”</p><p>东疆唐地玄一道掌教孟深,向宝座之上光辉笼罩下的张东云恭敬一礼。</p><p>在他旁边,则是个看上去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女,也毕恭毕敬,向张东云行礼:“参见陛下。”</p><p>正是先前随孟深一起布阵四方的陈朝颜。</p><p>相较于领命而去的时候,他们二人的修为实力,都有了长足进步。</p><p>在他们布阵四方的过程中,揣摩其中道理,个个获益匪浅。</p><p>孟深,如今继慧舫真人之后,也成功更进一步,突破原先境界,臻至道家修行第十境,成功修成元神。</p><p>当初,随着东唐王朝覆灭而投效长安的孟深,彼时只有第八境修为。</p><p>如今,不仅突破到第九境,还更进一步,登临第十境,让孟深自己每每想起,都在心中充满慨叹。</p><p>昔日,他玄一道乃东唐王朝道家四大派之一,也算显赫,历史悠久。</p><p>但玄一道历史上最高境界者,也不过第九境真人。</p><p>而现在,孟深成功超越所有同门长辈,达到连玄一道祖师也不曾到过的元神之境。</p><p>如果还是昔年在东唐王朝按部就班的修行,他实在没有把握自己一定能跨出这一步。</p><p>彼时,他还在东唐王室诸子争储的风波中沉浮。</p><p>而现在距离当初,才不过一、两年时间罢了。</p><p>是以孟深此刻对长安城完全心悦臣服。</p><p>上方张东云的视线,转而落在陈朝颜身上。</p><p>说起来,距离唐地陈家入长安,已经两年多时间了。</p><p>昔年十四岁的陈朝颜,如今已经十六,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p><p>她如今道家修为,已经提升到第八境,可以结成法相。</p><p>并且,距离第九境的真人境界,仅剩一步之遥。</p><p>她身怀纯阳仙魂,天资悟性以及各方面潜力,犹在孟深之上。</p><p>随孟深一起布阵,从中揣摩得到的收获,比孟深更多。</p><p>只不过有些修行还需要些水磨工夫,所以她暂时仍然在不停积蓄。</p><p>但张东云有系统加持,大致能判断出,对方接下来修行,基本没有瓶颈。</p><p>届时第九境到第十境,成就元神的关卡,相信也能很平稳的跨过去。</p><p>不过,对于她,张城主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