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佛儒之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张东云静静看着两个小和尚,视线在他们和那些村民之间来回移动。</p><p>慧明不介意村民怎么想,但张城主介意。</p><p>虽然是系统任务,但全民扫盲,教大家识文断字,来自蓝星的张东云对此乐见其成。</p><p>但是,这样是开启民智吗?</p><p>理智上来说,愚民造神,最符合他这个城主个人的利益,但情感上来看,令他反感。</p><p>望着那些跪地向天祷告的村民,张东云沉吟不语。</p><p>永色小和尚不知道方才大明宫里有双眼睛正望着他们。</p><p>他此刻只是因为慧明所言而感到迷茫:“人与人真我不同?可是师兄,你不是讲过,佛说众生平等吗?”</p><p>“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有见证自己真我的资质和权力,但并不表示每个人的真我都一样。”慧明言道。</p><p>“哦……”永色还是有点似懂非懂的模样。</p><p>慧明轻轻摸摸对方的小光头,笑道:“现在不懂没关系,以后等你自己多看多想之后,自然就懂了。</p><p>你懂的道理不一定要和我一样,那时候你会有你自己的道理,不同意我的想法,也很正常。</p><p>我所言,也不过是你多看多想的一部分罢了。”</p><p>永色点点头,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师兄你也不比我大几岁,你为什么懂那么多啊?”</p><p>“我也没比你强哪里去。”</p><p>慧明哑然失笑:“就像你方才说的,我不过是比你大几岁,见的事,想的事多一些罢了。”</p><p>永色摇摇头:“师父也教我很多道理来着,有一些我也想不明白。”</p><p>“等你以后长大,见的事多,想的事多了,我和尊师的道理,你便可以自己分辨,选你认同的考虑便好。”慧明言道。</p><p>“好!”永色用力点点头,然后又摸了摸自己头顶:“可是师父还被关着,师兄,我师父什么时候才能被放出来啊?”</p><p>慧明叹息:“这也要看他自己了,你和我都帮不上忙。”</p><p>永色闻言有些失落,不过一会儿之后,他又重新开朗起来:“对了,一直想问来着,但总是忘记,今天可算想起来了,师兄,你师父是中岳寺哪位大师啊?”</p><p>慧明微笑:“家师空如。”</p><p>永色小和尚愣了一下:“空如大师……好熟悉的名字,好像听师父他们提到过……”</p><p>他想了想,忽然一惊:“师兄,你师父是不是……”</p><p>说到一半,他声音忽然卡壳:“呃……”</p><p>慧明见状笑起来,不以为意,接着对方没说完的话输下去:“家师出身中岳寺没错,不过几十年前,便已经离开那里了,听说中岳寺将家师除名了。”</p><p>永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师兄。”</p><p>慧明笑着摇头:“家师和我从未介意过,不要紧的。”</p><p>“那……为什么啊?”永色见状,不禁问道。</p><p>“刚才说到真我,家师也是在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道理。”</p><p>慧明言道:“他老人家经常教导我的一句话,便是芸芸众生,皆可成佛,但未必都是像佛祖一般,而是成各自的佛。”</p><p>永色眨巴眨巴眼,老老实实答道:“不懂……”</p><p>慧明少见的大笑起来:“所以我才说,你以后见的多了想的多了,自然会懂。”</p><p>永色用力点点头:“那师兄,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见你师父啊?”</p><p>“我出来有两年多,快三年时间了,什么时候想回去,自然便回去了。”慧明笑道:“不过现在,我想先继续留在这里。”</p><p>“那师兄你还有其他同门师兄弟吗?”</p><p>“有两个师兄……”</p><p>一大一小两个和尚一边聊着,一边晃晃悠悠离开。</p><p>…………</p><p>东疆以西,跨越茫茫荒海,便是中土。</p><p>中土昔年曾有佛家名门圣地,受天下僧众敬仰,名之曰:雷音寺。</p><p>只是可惜,雷音寺毁于一旦。</p><p>之后由逃离的僧人以及游方在外的僧侣,分别建成三座佛寺,重新奠定了佛门在中土的香火。</p><p>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佛门三寺,终于都渐渐重新成了气候。</p><p>虽然比不得昔年雷音寺的宏大气象,但都成为中土上举足轻重的力量。</p><p>三寺一在西南,名为菩提寺。</p><p>一在中土正中一带,名为中岳寺。</p><p>最后一个,则在中土西北,名曰灵光寺。</p><p>近日,有灵光寺僧人出山,一路向东而去。</p><p>途径中土正中方位太离皇朝之际,僧人遇上一个人,似在路边专门等待他。</p><p>“我佛慈悲。”</p><p>灵光寺僧人双掌合十:“老衲专门避开中岳一带行走,不曾想还是惊动了中岳寺各位,罪过罪过。”</p><p>一大一小两个和尚一边聊着,一边晃晃悠悠离开。</p><p>…………</p><p>东疆以西,跨越茫茫荒海,便是中土。</p><p>中土昔年曾有佛家名门圣地,受天下僧众敬仰,名之曰:雷音寺。</p><p>只是可惜,雷音寺毁于一旦。</p><p>之后由逃离的僧人以及游方在外的僧侣,分别建成三座佛寺,重新奠定了佛门在中土的香火。</p><p>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佛门三寺,终于都渐渐重新成了气候。</p><p>虽然比不得昔年雷音寺的宏大气象,但都成为中土上举足轻重的力量。</p><p>三寺一在西南,名为菩提寺。</p><p>一在中土正中一带,名为中岳寺。</p><p>最后一个,则在中土西北,名曰灵光寺。</p><p>近日,有灵光寺僧人出山,一路向东而去。</p><p>途径中土正中方位太离皇朝之际,僧人遇上一个人,似在路边专门等待他。</p><p>“我佛慈悲。”</p><p>灵光寺僧人双掌合十:“老衲专门避开中岳一带行走,不曾想还是惊动了中岳寺各位,罪过罪过。”</p><p>等他的人,也是个和尚,外貌看上去三、四十岁年纪。</p><p>面对灵光寺老僧,这中岳寺出身的青年和尚,同样合十一礼:“慧觉阻了智光师叔的路,才是真的罪过,还请智光师叔见谅。”</p><p>灵光寺出身的智光禅师上下打量对方:“看来,你知道老衲意欲何往?”</p><p>慧觉和尚颔首:“敢问师叔,可是因为近来传闻中,统一东疆的那座长安城?”</p><p>智光禅师看着对方:“实不相瞒,确实如此,中岳寺,莫非要阻老衲前往长安?”</p><p>“不敢。”</p><p>慧觉和尚答道:“晚辈是奉家师之命,来见智光师叔,请智光师叔帮忙留意一下,长安城里是否有其他佛门弟子。”</p><p>智光禅师雪白的长眉忽然轻微抖动一下:“你们是指,空如?”</p><p>慧觉和尚神色平静:“更可能是他的传人,东疆传过来的少许消息,有提及佛门弟子,在东疆走动。</p><p>智光师叔既然要前往东疆,那看来应该不是灵光寺的师兄了。”</p><p>智光禅师言道:“老衲会留意的。”</p><p>慧觉和尚再次双掌合十:“谢过师叔。”</p><p>智光禅师点点头,当先离开。</p><p>慧觉和尚站在原地,恭送对方。</p><p>不过,走远一些后,智光禅师回头。</p><p>原地已经不见对方踪影。</p><p>老和尚双目中,隐隐浮现一重阴霾。</p><p>慧觉和尚年纪轻轻,但修为境界,甚至更在他之上。</p><p>不愧是中岳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p><p>跟慧觉同年龄段的灵光寺弟子中,尚无一人可与之相比。</p><p>在这方面,灵光寺落后于中岳寺了啊……</p><p>老和尚屈指一弹,有一道光辉升上天空,然后飞向西北,消失不见。</p><p>此等情况,他务必先尽快告知灵光寺方丈。</p><p>见金光消失后,智光禅师徐徐呼出一口气,心湖重新恢复平静,半点涟漪不起,然后转身,继续向东而行。</p><p>他一路到了九峰书院。</p><p>九峰湖边,一个年轻男子站立,见智光禅师来了之后,向对方拱手一礼:“有失远迎,还请大师见谅。”</p><p>“李先生无需客气。”智光禅师双掌合十为礼:“沈先生可在?”</p><p>九峰书院第三峰教习李夜羽请对方上山:“峰主正在等候,大师请随我来。”</p><p>二人一路上了九峰书院第三峰。</p><p>书院内,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