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冤冤相报何时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正是如此。”</p><p>廖平轻轻扬眉:“道长方才就在一旁?”</p><p>“恰逢其会,无心冒犯,还请泷山先生见谅。”年轻道士答道。</p><p>“那道长是要和我同行?”廖平问道。</p><p>年轻道士摇头:“正相反,贫道是来劝先生,先不忙着东行。”</p><p>廖平面色波澜不惊:“这么说,道长知道我的同窗在哪里?该不会是他冒犯了太清宫吧?”</p><p>年轻道士言道:“泷山先生误会了,贫道不知泷山先生的同窗何在,此事也和贫道师门全无关系,贫道单纯是因为关心先生,所以出言提醒。”</p><p>廖平点点头:“还请道长明示。”</p><p>“东唐王朝,此前有三个第九境的修行者,但现在无一例外,全都失陷在长安城,生死不明。”年轻道士说道。</p><p>廖平并不惊讶:“道长是想告诉贫道,那长安城里,可能有第九境之上的人?”</p><p>如果是多个第九境围攻才造成唐王等人败亡,廖平其实并不太在乎。</p><p>唯有跟他一样,甚至修为实力高过他的人,才能引起他注意。</p><p>不过,他出身九峰书院,传承高妙。</p><p>一般来说,即便跟他同境界的人,很多也胜不过他。</p><p>“不无此种可能。”年轻道士言道:“目前关于长安,贫道也知之甚少,不知是否其他门派的人,想要在东疆经营。”</p><p>廖平闻言,目光微微凝重少许:“道长所言,确实有可能。”</p><p>他上下打量面前的年轻道士:“不过,听道长的意思,似乎也对这长安有意?”</p><p>“贫道在故唐之地,有位故友,因长安而失去踪影,生死不知。”年轻道士答道。</p><p>“原来如此。”</p><p>廖平颔首:“倒是我的同窗,眼下还是否在东唐之地,尚未可知,我险些鲁莽了,幸得道长提醒。”</p><p>“泷山先生客气了。”年轻道士言道。</p><p>廖平继续问道:“那道长接下来作何打算?”</p><p>“先设法探明长安根底,再行决定。”年轻道士答道。</p><p>廖平颔首:“我先到长安之外的东疆地界找找看,如果没有发现,再回长安,道长如果对长安有什么发现,还请不吝见告。”</p><p>“一定,一定。”年轻道士言道。</p><p>廖平点点头,随身取出纸张,然后在上面提笔落字。</p><p>写完后,他轻轻吹干墨迹,将纸张递给年轻道士。</p><p>“见字如面。”</p><p>道士点点头,手下对方的墨宝。</p><p>二人道别,廖平离开,果然不再继续一路向东前往长安。</p><p>他先转而向南,前往西周王朝南方的西楚王朝。</p><p>那年轻道士目送对方离去,然后视线转而向东,望着长安方向,沉思不语。</p><p>而与此同时的长安地界,正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飞入长安城。</p><p>他们进了第二重外城后,便即落地,在地面上行走。</p><p>长安的规矩,除了得到陛下特许的寥寥数人外,余者在第二重外城以内的范围,一律禁飞。</p><p>年纪较小,还稚气未脱的和尚落地,转身往往自己飞来时的半空,然后再看看脚下坚士。</p><p>“见字如面。”</p><p>道士点点头,手下对方的墨宝。</p><p>二人道别,廖平离开,果然不再继续一路向东前往长安。</p><p>他先转而向南,前往西周王朝南方的西楚王朝。</p><p>那年轻道士目送对方离去,然后视线转而向东,望着长安方向,沉思不语。</p><p>而与此同时的长安地界,正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飞入长安城。</p><p>他们进了第二重外城后,便即落地,在地面上行走。</p><p>长安的规矩,除了得到陛下特许的寥寥数人外,余者在第二重外城以内的范围,一律禁飞。</p><p>年纪较小,还稚气未脱的和尚落地,转身往往自己飞来时的半空,然后再看看脚下坚实的土地,不由得满脸不可思议。</p><p>他身旁年龄稍长,但也仍是少年人模样的慧明和尚微笑问道:“怎么了?”</p><p>“师兄,我也会飞了……”</p><p>永色小和尚有些茫然:“从前好羡慕师父他们,还有师兄你能在天上飞,那是就想着,我要是有朝一日也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好了。”</p><p>他来长安,是师父法心老和尚带着飞遁。</p><p>之后,则是慧明等人飞遁的时候,带他同行。</p><p>但现在,从西南铜卢郡返回长安,则是他凭自身修为,自己独力飞回来。</p><p>慧明微笑道:“你已经第六境的修为了,自然可以腾空飞行。”</p><p>永色举起双手,摸了摸自己的小光头:“可我不大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间就第六境了……”</p><p>慧明认真言道:“无需迷茫,你只要记得,对我们佛门弟子来说,救人,就是最大的慈悲。”</p><p>永色似懂非懂:“好像是,我当时没想太多,只是希望那几个受伤的人,不要死……”</p><p>“众生皆苦,你我亦然,见心明性,救人救己,对我们来说,慈悲心便是修行的一部分。”慧明言道。</p><p>永色小和尚悄声道:“师兄,你跟师父说的不太一样,师父说,信我佛者,我佛慈悲,我佛门弟子秉承佛法搭救,不信我佛者,慈悲只会种下孽障……”</p><p>慧明笑笑:“你慢慢长大,慢慢修行,可以自己比较两种说法,最终得出你自己的答案,佛说见心明性,人人皆可成佛,便是这个道理。”</p><p>“哦。”永色点点小脑瓜。</p><p>一大一小两个和尚,一边聊着,一边走向长安内城。</p><p>他们到了天枢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