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两个和尚带来的报应(第3月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殿中有人莫名其妙,有人则脸色难看。</p><p>不知情的人乍听此言,困惑不已。</p><p>而知情者则感觉心头仿佛压了一座大山。</p><p>周王神情平静:“遣使节前往长安,祝贺东唐易主。”</p><p>众臣连忙应道:“是,王上。”</p><p>知情者都心中明白,使臣除了祝贺长安占据东唐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p><p>那就是一定要安抚长安,对于当初哄法心和尚去长安地面的事情,西周必须推个干净。</p><p>最好,能再和长安达成同盟,一起联合向北对北齐,或者向南对西楚出兵。</p><p>如此,西周可保安稳,甚至可借机增长自身实力。</p><p>正当西周君臣商议出使人选的时候,东边忽然传来噩耗。</p><p>长安大军,在血影老魔等高手带领下,悍然越过边境铁伦山,侵入西周境内。</p><p>不仅仅是跟河西郡接壤的铁西郡被入侵,向北去的陌阴、陌阳,向南去的高唐、苏顺,全部都有长安入侵的踪影。</p><p>“王上,对方领军的那个老魔头说……说……”禀报之人吞吞吐吐,难以启齿。</p><p>“……讲。”周王深吸一口气。</p><p>对方跪地叩首:“他说,这是那两个和尚带来的报应。”</p><p>周王方才屏住的一口气,这时徐徐呼出:“长安欲壑难填,占据东唐之后野心更涨,如今进犯我大周,必让他知道,这东疆轮不到他无法无天!”</p><p>殿内群臣齐声应道:“谨遵王上谕令,定叫长安狂徒有来无回!”</p><p>如果说之前,还可以考虑暗中秘密赔偿长安以作安抚,那么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p><p>唯一重要的事,便是西周国土遭到入侵,一定要予以反击!</p><p>西周王朝原本就在东部边境驻扎有重兵。</p><p>但长安这次袭击,太强太猛。</p><p>守卫的周军完全无法站稳脚跟,几乎是被一路平推除了铁西等五郡之地。</p><p>好不容易得到支援稳住阵脚后,周军无奈发现,陌阴、陌阳、铁西、高唐、苏顺等五郡,已经基本上是长安的天下。</p><p>他们想将之夺回,却总是被长安击退。</p><p>西周高层强者,开始集结,同时大肆联络北齐、西楚、南梁等国,希望能够一起围剿如今统一东唐的长安城。</p><p>连续被长安胖揍的北齐王朝,闻讯大喜过往。</p><p>西周和他们一拍即合。</p><p>原本也经常在边境有冲突交战的两大王朝,来往立马紧密起来。</p><p>身处长安城大明宫内的张东云,对于自己一下子将两大王朝都得罪的事情,似乎毫无所觉,仍然一派淡定。</p><p>他眼下在考虑的问题,其实是自己手下的打工仔们,好像有点少了。</p><p>严格说来,不少。</p><p>只是现在一下子将整个东唐王朝拿下,控制领域大范围上升,就显得人手单薄了几分。</p><p>不得不承认,长安拿下东唐的过程中,东唐人才内耗严重。</p><p>张东云倒是没有太过大开杀戒,大部分人都擒拿为俘虏。</p><p>俘虏囚犯,需要分批劳动改造,这才能让他们记住教训,别再胡思乱想。</p><p>这样一来,让人派上用场,需要些许时间。</p><p>大明宫里,张东云站起身,活动一下身体。</p><p>既然明宫内的张东云,对于自己一下子将两大王朝都得罪的事情,似乎毫无所觉,仍然一派淡定。</p><p>他眼下在考虑的问题,其实是自己手下的打工仔们,好像有点少了。</p><p>严格说来,不少。</p><p>只是现在一下子将整个东唐王朝拿下,控制领域大范围上升,就显得人手单薄了几分。</p><p>不得不承认,长安拿下东唐的过程中,东唐人才内耗严重。</p><p>张东云倒是没有太过大开杀戒,大部分人都擒拿为俘虏。</p><p>俘虏囚犯,需要分批劳动改造,这才能让他们记住教训,别再胡思乱想。</p><p>这样一来,让人派上用场,需要些许时间。</p><p>大明宫里,张东云站起身,活动一下身体。</p><p>既然数量稍显少了点,那就提升质量吧。</p><p>手头这么多玄元果,又有一批第七、第八境的武者,当然不能浪费。</p><p>谁说东唐第九境高手少来着?</p><p>很快就有了。</p><p>不过,奖励需要有度,这方面要仔细拿捏。</p><p>张东云正思考间,有人到天枢殿,拜见乌云先生。</p><p>乌云先生在北边西海郡惊鸿一现后,便即返回长安。</p><p>如今在天枢殿接见对方。</p><p>要说凌霄派长老任一超,如今在长安也有不少日子了。</p><p>眼见东唐翻天覆地,他思索良久,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赶来天枢殿。</p><p>“先生,在下想离城一些日子,去东北雪山,寻找同门。”任一超恭声道。</p><p>乌云先生语气淡泊:“然后呢?”</p><p>任一超答道:“想恳请陛下和先生恩准本派,重新在故唐大地上,重建山门,繁衍发展。”</p><p>乌云先生看着他,忽然一笑:“你的同门,他们乐意如此吗?”</p><p>任一超感觉自己的心思,完全被乌云先生看穿。</p><p>他深呼吸几下后,方才轻声回答:“人各有志,在下相信,会有和我一样想法的同门。”</p><p>“不一样的呢?”乌云先生语气波澜不惊。</p><p>任一超有些艰难的开口:“请……陛下和先生开恩,容他们离开故唐之地。”</p><p>乌云先生注视他良久,然后微微一笑:“正如你所言,人各有志,陛下海纳百川,长安包容众生,只要遵守长安的规矩,都可以留在城中,但反过来,也是一样。”</p><p>“晚辈明白,谢陛下和前辈隆恩。”任一超向乌云先生郑重一礼,然后告辞离开。</p><p>大明宫里,张东云若有所思。</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