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在这儿等着呢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每个人的劳动信息档案,也在这个智能数据库中,数据采集可以自动处理,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现实不了的难度,它还可以与居民登记制度结合。</p><p>几里国确实贫困落后,新联盟也缺钱,但是在某些方面,它也未尝不可利用目前世界上已有的先进科技成果,集中资源打造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p><p>新联盟在推行居民登记制度的时候,就建立了目前最先进的电子数据库,详细采集了各种居民信息。面容识别、全指纹等等都有,采集过程很短,所生成的不过是一段数据,并不额外增加多少成本。</p><p>东国的第二代身份证系统,其实也包含着差不多的数据库。</p><p>还有一些数据,比如体态识别、血型等,由于数据量较大,采集过程较长,很多人的信息暂时空着,有了相关信息之后则可以随时填补录入。</p><p>有这样的居民登记数据库,就可以分出一个子类,建立个人的劳动信息动态档案。数据来源就是劳动委的智能数据库,它可以自动生成。</p><p>假如同时处理几亿人的信息,新联盟根本做不到,但是从建立几千人或几万人的数据库开始,新联盟还是能花得起这笔钱的,然后再一步步推广完善。</p><p>华真行做了一番简短的介绍,司马值点头道:“我明白了,接下来就以瓦歌市为试点,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成立劳动委员会,再总结经验推广到班达市和非索港,将来是整个几里国。至于具体的企业嘛,第一个试点就是瓦歌矿业了。”</p><p>华真行补充了一句:“欢想实业和瓦歌矿业,同时做为第一批试点企业。还有我们新联盟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到这套系统中,大家都是劳动者。”</p><p>石双成饶有兴致地看着华真行:“方案的具体细节可以再讨论,可是我听你的意思,好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你当初怎么就会想到这些呢?是因为在杂货铺当小伙计,对杨老前辈有意见?”</p><p>华真行被她逗笑了,解释道:“不是这个原因。我最早考虑这种问题,还特意去问墨大爷,是第一次认识了董律师的时候。我那时候才知道,非索港居然也有这种人,从事这种职业。”</p><p>石双成纳闷道:“这跟董律师有什么关系?”</p><p>华真行:“我在网上也看见过不少新闻,比如某人与某公司发生了纠纷,请律师上法院去起诉,经过漫长的司法诉讼环节,判决之后再等待执行。</p><p>举个今天现成的例子说吧,大眼帮派去的一名矿工,假如他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他有多大可能请到董律师这样的人,去和瓦歌矿业打官司呢?</p><p>事实上最大的可能,就是瓦歌矿业养着董律师这样的人,把这些事情早就全部抹平了!</p><p>这种问题关乎民生根本,却被当成普通民事纠纷由个人单独去解决。就算法律制定得再公正,在这种执行体系下,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p><p>所以我就想,这样的问题,不能由个人承担成本去寻求帮助,由律师争论再由法官一个个去裁决。它应该是职能机构掌握信息主动去处理的,处理意见和处理理由向全社会公示。”</p><p>石双成:“这种机制,世上其他的地方也有。但你太过理想化了,有点想当然。”</p><p>华真行又笑了:“假如没有理想主义的目标,还谈什么现实中的努力呢?有些问题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逐步解决,不能强求一步登天。</p><p>但是有些原则,从一开始起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