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零七章 叶秋的底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此刻,虚空之中。</p><p>那巍峨磅礴,气势万钧的虚影,他望向叶秋的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p><p>虽说这只是虚影,但毕竟是圣迹,自然也有很强的力量。</p><p>至少在整个北国之中,能击溃虚影的力量,压根就不存在!</p><p>就算是北国君的护国阵法,对虚影而言,也没有任何意义。</p><p>这并非北国的护国阵法不强大,而是因为这阵法,乃是源于儒术。</p><p>孟圣是儒教的第二号精神图腾,哪怕是稷下剑圣来了,恐怕也没对虚影出手的勇气。</p><p>这是天下每一个读书人,那铭刻在骨髓深处烙印,试问谁人敢反抗?</p><p>但这如神祗般的虚影,他望向叶秋的目光,从最初的震惊,渐渐变成了敬畏。</p><p>敬畏?</p><p>是的!</p><p>就是敬畏!</p><p>自中原到儒界,从古代到如今,整个天下的读书人,无不敬畏儒道二圣。</p><p>但问题是,二圣之一的亚圣,居然敬畏叶秋?</p><p>我的天!</p><p>这……这怎么可能?</p><p>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若是让北国君臣看到,恐怕都会吓的魂飞魄散。</p><p>所幸的是,在场并没任何一人,能够看到这震撼的一幕。</p><p>“你并非孟子的老师,严格来讲,我和他只是师兄弟而已。”</p><p>叶秋负手而立,望向虚空的目光中,满是感慨和缅怀:</p><p>“孟子真正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我们都尊称为——夫子!”</p><p>俱往矣!</p><p>夫子已逝,孟圣也去了!</p><p>但那又如何?</p><p>儒道并不追求长生,对于生和死,二圣都会不介怀,也不会伤感。</p><p>甚至在中原的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的大儒,都不会因为生死而纠结。</p><p>故而!</p><p>对二圣逝去,叶秋虽然缅怀,却尊重他们的决定。</p><p>毕竟!</p><p>当年孔圣明知道,叶秋是一个长生者,他都没去询问叶秋,任何的长生之术。</p><p>这足以说明,孔圣对长生,压根不在乎!</p><p>孟圣完美继承了孔圣的思想,孟圣对于长生,自然也是同样的态度。</p><p>而且!</p><p>叶秋的踪影,虽然贯穿孟圣一生。</p><p>但实际,叶秋对孟圣而言,依旧是神秘。</p><p>故而!</p><p>对于孟圣的一道虚影,叶秋自然不希望对方,造成任何心理压力。</p><p>……</p><p>这脚踏苍穹的虚虚影,当他到叶秋居然开口,让他帮个忙之时。</p><p>那虚影赶紧点头,眼中满是期待。</p><p>这源于孟圣的残影,对于亦师亦兄的叶秋,自然乐意帮忙。</p><p>“你既是圣迹,自然能够明白,我如今正在遭遇什么。”</p><p>叶秋负手而立,微微颔首:“我需要你的力量,在这香火点燃一半之前,对北国所有百姓证明,秦文武并不如我!”</p><p>这就是叶秋,战胜秦爷的办法!</p><p>以孟圣的名义,调动逍遥游的力量,形成碾压之势!</p><p>无论你秦文武,用了什么卑鄙手段夺走了,原本属于叶秋的东西。</p><p>无所谓!</p><p>在绝对的力量之下,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没有任何的意义!</p><p>……&l眼中满是期待。</p><p>这源于孟圣的残影,对于亦师亦兄的叶秋,自然乐意帮忙。</p><p>“你既是圣迹,自然能够明白,我如今正在遭遇什么。”</p><p>叶秋负手而立,微微颔首:“我需要你的力量,在这香火点燃一半之前,对北国所有百姓证明,秦文武并不如我!”</p><p>这就是叶秋,战胜秦爷的办法!</p><p>以孟圣的名义,调动逍遥游的力量,形成碾压之势!</p><p>无论你秦文武,用了什么卑鄙手段夺走了,原本属于叶秋的东西。</p><p>无所谓!</p><p>在绝对的力量之下,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没有任何的意义!</p><p>……</p><p>此刻,秦爷匍匐在地,一言不发,眼中满是惶恐。</p><p>孟圣!</p><p>那可是孟圣啊!</p><p>虽然只是一道圣人虚影,但秦爷依旧感觉到了,什么是——天威不可逆!</p><p>“公孙秋召唤圣人虚影,他究竟想做什么?”</p><p>伴随着时间推移,在秦爷的心中,出现了一丝焦躁,以及忐忑不安。</p><p>虽说秦爷很清楚,北国君对叶秋早就起了杀心,根本不会让叶秋活着。</p><p>一炷香之内,叶秋想对整个北国百姓证明,他比秦爷更强,这怎么可能?</p><p>这根本不可能!</p><p>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胜券在握,但在秦爷的心中,却依旧充满了忐忑不安。</p><p>“不行,我不能被迫防御,我得看看这公孙秋,究竟想做什么?”</p><p>虽然畏惧圣人威严,但不甘心的秦爷,还是小心翼翼,微微抬起了头颅。</p><p>这不看,不要紧。</p><p>这一看,秦爷顿时浑身一震,忍不住失声尖叫:“裁决!”</p><p>什么!</p><p>嗡!</p><p>声音落下,全场震动!</p><p>刹那间,一个又一个大儒,都不禁抬头,惊骇的望向虚空。</p><p>虚空之中,光芒璀璨。</p><p>孟圣脚踏虚空,手中一把黝黑铁棍,正在逐步成型之中。</p><p>这凝聚圣力而成,蕴含法则的法杖,如一簇乌云。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p><p>“裁决之杖,我的天!”李大儒抬头望天,不禁倒吸冷气。</p><p>“原来公孙大人,他最终的底牌,乃是——圣裁!”离老,目带激动。</p><p>“传说古之时,天下有太多冤屈,百姓们求助无门,只能任凭强权欺凌。”</p><p>在杜雄的虎目中,也出现了亮芒:“一些走投无路的读书人,就会跪在文庙之中,请求圣人显圣,代替天道,来为民伸冤!”</p><p>圣人之所以会被世人敬仰,并被一代代的传颂,并非圣人只是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