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一章 三年之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其实秦帅这一次,是去了南国的儒城。”李公公喷着酒气,如此说道。</p><p>“什么!”</p><p>嗡!</p><p>声音落下,秦爷腾身而起,眼中满是震惊:“我王这才刚宣布,北国脱离南人统治,彻底和南国决裂。”</p><p>“我爷爷身为北国战神,乃是北国的定海神针,他去去了南国,这岂不是很危险?”</p><p>秦爷本以为,他爷爷奉了王命,代表去执行秘密任务,人肯定还在草原。</p><p>但秦爷却没想到,秦帅居然离开了草原,一路前往了南国。</p><p>“秦爷你无需担心,虽说从表面来看,我北国和南国,似乎已经彻底的决裂。”</p><p>李公公微微一笑,不屑说道:“但实际,北国和南国,是不可能开战的。”</p><p>“儒城的马家,难怪不会有所动作?”秦爷,有些不信。</p><p>“马城主固然愤怒,但如今这节点,却由不得他放肆。”</p><p>李公公,目带冷笑:“你可不要忘记了,如今乃是稷下试炼。”</p><p>稷下试炼!</p><p>若是叶秋在此,他自然不会明白,究竟什么是稷下试炼。</p><p>事实,叶秋到海波县当父母官,也是稷下试炼的一部分。</p><p>当初当儒城童生试结束之后,马城主亲自降临,册封各路学子,并分配到各地历练。</p><p>按照约定,以三年为期限,一旦时间截止,所有学子都必须返回儒城。</p><p>介时,所有学子汇报成绩,取其中最优秀的一群人,并送到稷下学宫。</p><p>对于什么是稷下试炼,秦爷自然不陌生,甚至非常渴望。</p><p>只不过因为身份特殊,以及位于北国,又身怀重任。</p><p>故而秦爷明白,他是无法去参加试炼,也无缘于稷下学宫。</p><p>但李公公酒后吐真言,居然说秦帅前往南国,和稷下试炼有关系?</p><p>这……究竟是为何?</p><p>秦爷,无法理解。</p><p>“请问秦爷,在我北国之中,论年轻一辈,何人第一?”李公公,笑而不语。</p><p>“自然是我!”秦爷,目带傲然:“我虽不是北国第一人,但论天赋的话,年轻一辈谁与争锋?”</p><p>“那如今的北国,最出名的年轻人,又是谁?李公公,再问。</p><p>“这……”闻言,秦爷一愣,端起酒杯的手定格半空,迟迟不语。</p><p>虽然秦爷很想拍着胸脯,说自己才是第一。</p><p>但秦爷很清楚,这只是屁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p><p>“虽然洒家也不想承认,但却也很清楚,如今在我们北国之中,名气最大的是公孙秋。</p><p>砰!</p><p>一拳头砸在桌,李公公目带恼怒:“秦爷你可知道,为何我王当初,为宣布独自一国,不再被马家牵制?”</p><p>儒城午门之战,叶秋险些被斩首,宁语嫣化为北府大帅,亲自带兵去救叶秋。</p><p>最终宁语嫣出事,叶秋写出传天下的文章,获得天赐金衣,却转赠给宁语嫣,从来救了佳人性命。</p><p>马城主当时,居然下了通缉令,准备关闭城门,将宁语嫣拦截。</p><p>最终,还是叶秋提前布局,宁语嫣这才争取了时间,快速离开了南国。</p><,这只是屁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p><p>“虽然洒家也不想承认,但却也很清楚,如今在我们北国之中,名气最大的是公孙秋。</p><p>砰!</p><p>一拳头砸在桌,李公公目带恼怒:“秦爷你可知道,为何我王当初,为宣布独自一国,不再被马家牵制?”</p><p>儒城午门之战,叶秋险些被斩首,宁语嫣化为北府大帅,亲自带兵去救叶秋。</p><p>最终宁语嫣出事,叶秋写出传天下的文章,获得天赐金衣,却转赠给宁语嫣,从来救了佳人性命。</p><p>马城主当时,居然下了通缉令,准备关闭城门,将宁语嫣拦截。</p><p>最终,还是叶秋提前布局,宁语嫣这才争取了时间,快速离开了南国。</p><p>这件事传到北方,引发北国群臣震怒,无不骂马城主不是东西。</p><p>而北国君在暴怒之下,宣布北国独立,不再接受马家控制。</p><p>而马家也不含糊,下令公孙秋北伐,必须将北国给灭了。</p><p>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秦爷早就清楚,而且还知道很多内幕。</p><p>但李公公今天说的这些话,却让秦爷忽然发现,事情的真相,恐怕并非如此。</p><p>“难道我王立国,和这公孙秋有关系?”秦爷不笨,很快猜测到了真相。</p><p>“这公孙秋崛起于南国,还得公主相思成疾,我王自然震怒。”</p><p>李公公,目带冷笑:“秦爷你不知道,其实我王对公孙秋,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起了杀心!”</p><p>叶秋是一个人才,对于这一点,北国很多大儒,都一致的认可。</p><p>但一些大儒也认为,叶秋无论多厉害,他终究是南人,而不属于北国。</p><p>如果有一天,蛮族问题被解决,番人也覆灭的话,那南北开战是必然结局。</p><p>而南北来战的结果,将会一方覆灭,另外一方横扫一切,成为儒界的真正主人。</p><p>这个规划很宏大,中间充满很多变数,能否实现都是未知数。</p><p>但北国君雄才大略,他在叶秋成名之时,就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p><p>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难道真要让他成为,自己未来的大敌人?</p><p>杀之而后快!</p><p>“我王通过宣布立国,从而引导公孙秋,来北伐我北国?”</p><p>秦爷心中一动,试探说道:“莫非公孙秋来草原之时,被蛮人追杀,也有我王的意思?”</p><p>“秦爷,慎言!”李公公勃然色变,酒意也清醒了几分,变得有些惶恐。</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