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二十六章 先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这石门通身黝黑,从材质来看,和内城门口的羽神雕像,乃是同款打造。</p><p>用打造神像的材料,来打造一座隐秘的石门?</p><p>那这石门之后,难道很逆天?</p><p>若是换个人过来,一定会疑惑,甚至是兴奋。</p><p>但此刻,叶秋的眼中,却唯有叹息。</p><p>“戚将军,当年你为人族开荒,怀着必死之心,这才,来到了北方大草原。”</p><p>“这个石门,乃是你就地取材,用我给的设计图,所打造而成的——墓穴!”</p><p>这石门背后,准确来说,乃是两千年前,伏波将军戚继瑞在生前,为自己秘密打造的衣冠冢。</p><p>戚继瑞心怀人族,一心要开疆扩土,从未将生死放在心。</p><p>但若是有朝一日,内城无法防守,会被蛮人攻破的话。</p><p>戚继瑞何等骄傲之人,他自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尸体,任凭蛮人来践踏。</p><p>故而!</p><p>一旦蛮族势大,那戚继瑞就会踏入石门背后,以死来谢罪!</p><p>不过!</p><p>戚继瑞恐怕也没想到,他最终完成了黑水城的建设,也抗住了蛮族的攻打。</p><p>戚继瑞更不会知道的是,在他死后千年,黑水城的人族,会成为了蛮族的狗腿子。</p><p>而他位于偏僻之地的墓穴,那原本一片荒山,居然成了李家的后花园。</p><p>“开!”叶秋提起毛笔,轻轻在石门写到。</p><p>轰隆!</p><p>刹那间,大地颤动。</p><p>石门轰然开启,一股源于两千年的沧桑气息,从山洞内扑面而来。</p><p>一个很简单的石室,出现在叶秋眼前。</p><p>这石室不大,只有一张石桌,两个蒲团,仅此而已。</p><p>石桌中央,堆满了竹简,以及一个石头制作的砚台,外加一只毛笔。</p><p>那毛笔乍一看,依旧栩栩如生,似乎和两千年,并没任何的区别。</p><p>但当叶秋尝试拿起毛笔之时,山洞外的一阵微风吹过,那毛笔瞬间化为齑粉,彻底消散在天地之间。</p><p>“罢了,故友都已经逝去,他曾经书写的毛笔,散了就散了吧。”</p><p>叶秋微微一叹,顺手拿起一本竹简,只看了一眼,他顿时一愣。</p><p>“吾带兵开拓海波县,民生丰饶,本自鸣得意,却忽闻中原之地,大将军霍去病,带兵攻破大草原,封狼居胥,成就不世出功业。”</p><p>“吾本卑微凡人一枚,若非先生指点迷津,又岂能有今日之功业?”</p><p>“但吾之功勋,和霍大将军一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九牛一毛而已。”</p><p>“蛮夷自大汉开国以前,便是我中原心腹之患,然则儒界北方的蛮人,何曾不是儒界人族之患?”</p><p>“儒界虽开荒不久,看似蛮人不足为虑,但若不加以控制,千年之后,蛮人定会入侵南方,重蹈中原之乱!”</p><p>“故而,吾带三万热血男儿,马踏北方,狙击八方来敌,于黑水之地,修筑城池!”</p><p>字迹到此结束,但戚将军那股豪迈热血,却依旧穿越岁月,重现在世人面前。</p><p>“戚将军,当年我虽指点你,但那不够是随口一说</p><p>“吾本卑微凡人一枚,若非先生指点迷津,又岂能有今日之功业?”</p><p>“但吾之功勋,和霍大将军一比,简直是微不足道,九牛一毛而已。”</p><p>“蛮夷自大汉开国以前,便是我中原心腹之患,然则儒界北方的蛮人,何曾不是儒界人族之患?”</p><p>“儒界虽开荒不久,看似蛮人不足为虑,但若不加以控制,千年之后,蛮人定会入侵南方,重蹈中原之乱!”</p><p>“故而,吾带三万热血男儿,马踏北方,狙击八方来敌,于黑水之地,修筑城池!”</p><p>字迹到此结束,但戚将军那股豪迈热血,却依旧穿越岁月,重现在世人面前。</p><p>“戚将军,当年我虽指点你,但那不够是随口一说,你能有一番成就,这其实并非我的关系,而是你自己的努力。”</p><p>叶秋微微一叹,拿起第二个竹简,继续往下看。</p><p>“吾曾跟随先生,日夜聆听先生教诲,虽资质愚钝,不及先生万分之一,却也对修筑城池,略有一些心得。”</p><p>“吾发现黑水之地,本就有古城池遗迹,其族人背生双翼,疑是消失的神祗族群。”</p><p>“而让吾更惊讶的是,这被吾称之为‘羽族’的消失古文明,他们的最高神祗羽神,居然容貌和先生有几分相似。”</p><p>“难道,这是冥冥之中,天指引吾,再次追随先生?”</p><p>“从后数年,吾带领人族将士,收编蛮人奴隶,日夜修筑黑水城。”</p><p>“此城的核心,便是羽神雕像,吾每日抬头看之,先生的音容笑貌,都仿若历历在目。”</p><p>“先生乃神仙也,吾不过寿命百年,他日若是先生有闲暇,或许会降临黑水城。”</p><p>“但愿,吾修建的黑水城,不会让先生点评一二,吾诚惶诚恐……”</p><p>第二个竹简很长,但在字里行间,却弥漫着对“先生”的无限尊敬。</p><p>“戚继瑞的天赋,其实当年,我并不是太看好,只是他的那种不屈精神,让我颇为震撼。”</p><p>“此子跟随我数日,但我并没真正指点,只是让他去看,自己去思索罢了。”</p><p>“却不曾想,我还是看走了眼,当年我若认真教他,或许,如今的儒界,就没稷下剑圣什么事儿。”</p><p>叶秋微微一叹,第一次对没认真教育戚继瑞,产生了一丝愧疚。</p><p>叶秋在中原停留了很长时间,见过无数天才绝艳的强者。</p><p>叶秋记得在汉武帝时期,他路过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