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九十六章 唐饮的决心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夫子,您可是担心,海波县人才不够?”马夫唐饮,试探问道。</p><p>“唐饮,你身为韬略,但只可惜的是,因为你乃是犯官后人,注定无法在儒城为官,也没法参加科考。”</p><p>轻抚白须,桑夫子,叹息说道:“你虽是老夫的马夫,但实际,咱们乃是师徒关系,这一点,你可算是明白?”</p><p>“夫子,弟子明白。”唐饮,点点头:“若非夫子相救,唐家被灭族之时,我就已经死了,此恩此德,唐饮终生不忘。”</p><p>“唐饮,那可你知道,老夫让你驱车,和我一起到海波县,这究竟是为何?”桑夫子,再次说道。</p><p>“弟子,不敢说。”唐饮,诚惶诚恐。</p><p>“你不说,老夫帮你说。”桑夫子,笑道:“老夫让你来海波县,是想让你投奔公孙秋。”</p><p>“无论怎么说,老夫也不相信,公孙秋在海波县作恶,他定然是爱民如子的好官。”</p><p>“而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也让老夫坚信这一点。”</p><p>“故而,老夫希望你,能够辅佐公孙秋。”</p><p>声音落下,唐饮,顿时色变:“夫子,学生若是离开您,海波县那么乱,一旦您遇到危险,那又当如何?”</p><p>“笑话!”桑夫子,笑了:“老夫一代大儒,如今又是齐家境,区区一个海波县,谁能奈我何?”</p><p>“就算如此,按照马城主的要求,您是来查案的。”</p><p>“如果不斩公孙秋,那你就会斯文扫地,被马城主给斩了。”唐饮,惶恐说道。</p><p>“可若是老夫,真要斩了公孙秋,自己或许没事,名声不一样要臭掉?”</p><p>桑夫子,目带慈祥:“唐饮,你不用担心,如何处置此事,老夫自有思量。”</p><p>“但老夫带你来此地,就没有想过,让你再次回儒城。”</p><p>“你本是犯官之后,以后在海波县,好好的跟随公孙秋,好好为百姓造福。”</p><p>说话之间,二人的身影,已经到了海波县的城池区域。</p><p>骑在马,桑夫子抬头,远远的望向前方,不禁惊呆了。</p><p>“夫子,我们刚才在远方,奉命看到那里在修建城墙。”</p><p>马夫唐饮,有些疑惑:“怎么在海波县的老城区,也在修城墙?”</p><p>“海波县的城池,本是两千年前,墨家的巨子所造,蕴含了墨家机关术的脊髓。”</p><p>桑夫子,目带感慨:“公孙秋真不愧是奇才,居然用城中城的格局,将墨家的阵法,和他自己的阵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p><p>海波县的老城区,原本只有方圆十里,只能容纳三万人,仅此而已。</p><p>但叶秋从儒城,带了足足十万百姓过来,让海波县的人口,瞬间增幅了数倍。</p><p>而且!</p><p>叶秋还将海波县周围,所有的村镇,让那些百姓,都迁徙到城内。</p><p>如此原来,海波县的总人口,瞬间达到了二十万之巨!</p><p>如此规模的人口,在整个第五山之中,都算是规模不错的城池。</p><p>但问题是,从叶秋的布局来看,桑夫子却发现,叶秋的野心很大。</p><p>这座全新的城池,是按照百万人口,从而进行规划!</p><p>就算是第五山的主城,那人口的总规模,也就一百万左右。</p><p>叶秋如此野心,如此气魄,布局还那么合理,就算很多大儒,也无法做到这一点。</p><p>试容纳三万人,仅此而已。</p><p>但叶秋从儒城,带了足足十万百姓过来,让海波县的人口,瞬间增幅了数倍。</p><p>而且!</p><p>叶秋还将海波县周围,所有的村镇,让那些百姓,都迁徙到城内。</p><p>如此原来,海波县的总人口,瞬间达到了二十万之巨!</p><p>如此规模的人口,在整个第五山之中,都算是规模不错的城池。</p><p>但问题是,从叶秋的布局来看,桑夫子却发现,叶秋的野心很大。</p><p>这座全新的城池,是按照百万人口,从而进行规划!</p><p>就算是第五山的主城,那人口的总规模,也就一百万左右。</p><p>叶秋如此野心,如此气魄,布局还那么合理,就算很多大儒,也无法做到这一点。</p><p>试问,桑夫子,如何不佩服?</p><p>“难怪公孙秋,在儒城之中,能书写出镇国、传天下的文章,他真乃人杰也。”</p><p>马夫唐饮,目带赞叹:“夫子,我现在倒是,很想去见见,您这位得意门徒了。”</p><p>唐饮虽是马夫,但跟随桑夫子多年,早就深得儒术精髓,乃是一个难得的人才。</p><p>只不过,因为身份低微,以及无法科考,注定唐饮此生,都无法登高入室。</p><p>但是!</p><p>在儒界之中,除了参加科考之外,有才华的读书人,不是没其他的出路。</p><p>比如——依附于某个强者,成为他的幕僚,或者是家臣。</p><p>这种主仆关系,更为的亲密和牢靠,只要跟对主人,同样能发挥光芒。</p><p>但问题是,类似唐饮这样的犯官之后,不会有强者敢收留。</p><p>而且!</p><p>唐饮虽是马夫,但也有傲骨,一般一般的权贵,他还真看不。</p><p>但叶秋,却不同。</p><p>叶秋一篇“马说”,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震惊儒界的论点。</p><p>但看到这篇文章自后,唐饮就已经明白,叶秋就是他寻找多年,却一直没找到的主人。</p><p>但问题是,叶秋文章写的好,这能力如何,唐饮心中依旧没底。</p><p>故而!</p><p>唐饮这一次,跟随桑夫子,来到海波县。</p><p>唐饮也有心思,暗中看看叶秋,是否有真本领,是否值得他投靠。</p><p>现如今!</p><p>桑夫子也有这层意思,并亲口说了出来,唐饮对叶秋,自然越发的慎重。</p><p>“公孙秋乃是老夫弟子之中,最有自己想法的一个人。”&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