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七章 仁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虽说,这少年眼中的金芒,一闪而逝,瞬间就没了踪影。</p><p>但白汉文却浑身一震,嘴巴张大的足以,塞下一颗大鸡蛋。</p><p>“公孙……师兄?”白汉文,颤声说道。</p><p>“小白?”叶秋,微微一笑:“为何你跪在此地,还默默流泪?”</p><p>“师兄,我……”白汉文闻言,眼睛一下,就红了。</p><p>虽说,白汉文搞不清楚,为何叶秋会出现在,闻涛楼的内部。</p><p>但此刻,白汉文的心中,却更多的在想,他凭什么不如许肃?</p><p>“我知道了,你是见许肃,太过于惊艳,而你的天赋,本是比他强,心中悲愤难平?”叶秋,笑了。</p><p>在闻涛楼之中,叶秋读书八千万卷,领悟出了“慧眼”神通。</p><p>慧眼这玩意,并不能提升实力,也无法提升境界。</p><p>但在慧眼之下,叶秋却可以,看穿一个学子的未来。</p><p>就比如——许肃!</p><p>许肃此子,虽然其貌不扬,天赋平庸,乃是苍天都唾弃的存在。</p><p>但透过慧眼,叶秋却发现,在许肃的体内,有一座火山。</p><p>这一座火山,乍一看,乃是死物,波澜不惊,很不起眼。</p><p>但叶秋却知道,许肃只差一把火,就能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p><p>许肃背负仇恨,虽然资质平庸,却已经在心中,滋生了逆天之心。</p><p>叶秋顿时明白,他要屠了儒界的天,只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p><p>一个炼气期的小修,竟也敢屠天?</p><p>这岂不是,很可笑?</p><p>此事,就算说出去,这漫天神佛,也不会相信,只会嗤之以鼻。</p><p>在刚踏入儒界之时,叶秋心怀屠天之心,却不知如何操作。</p><p>但在看到许肃之时,叶秋慧眼如炬,心中豁然开朗。</p><p>“我要屠天证道,就必须在这儒界,埋下一些火种。”</p><p>“这些被天道唾弃,都不看一眼的火种,一旦被人点燃……”</p><p>对叶秋而言,许肃这一颗火种,就算能燃烧整个草原,也是不足够的。</p><p>须知,儒界浩瀚无垠,读书人占据的疆土,只是最富泽肥沃的部分。</p><p>但在九山八十一城之外,还有很多疆土,虽然不肥沃,却也是“天”的一部分。</p><p>要灭天,自然是要,灭的干干净净!</p><p>所以!</p><p>当叶秋离开闻涛楼,看到白汉文之时。</p><p>叶秋用慧眼一扫,顿时明白,白汉文此子,也是一个天弃之子。</p><p>只不过,白汉文的天赋,比之许肃,要逊色一筹。</p><p>便是白汉文,奋斗一生,他想超越许肃,却不是太容易。</p><p>但,那又如何?</p><p>此刻,叶秋负手而立,如神祗一般,站在石阶,俯瞰白汉文。</p><p>“白师弟,你若想变强,为兄可助你一臂之力,但有个条件。”</p><p>许久,叶秋的声音,如天籁般响起。</p><p>“只要不违背道德,不让人做坏事,那无论是何事,我白汉文都答应师兄。”</p><p>噗通!</p><p>白汉文虽然老实,人却不傻,他顿时明白,自己的机缘到了。</p><p>废话!</p><p>许肃从楼下来,而后不久,叶秋也出来了。</p><p>这说明什么?</p><p>白汉文最初,没醒悟过来。</p><p>此刻,他却额头冒汗,感觉到了激动。</p><p>一那又如何?</p><p>此刻,叶秋负手而立,如神祗一般,站在石阶,俯瞰白汉文。</p><p>“白师弟,你若想变强,为兄可助你一臂之力,但有个条件。”</p><p>许久,叶秋的声音,如天籁般响起。</p><p>“只要不违背道德,不让人做坏事,那无论是何事,我白汉文都答应师兄。”</p><p>噗通!</p><p>白汉文虽然老实,人却不傻,他顿时明白,自己的机缘到了。</p><p>废话!</p><p>许肃从楼下来,而后不久,叶秋也出来了。</p><p>这说明什么?</p><p>白汉文最初,没醒悟过来。</p><p>此刻,他却额头冒汗,感觉到了激动。</p><p>一个可怕的猜测,在白汉文的心中,隐隐约约,悠然升起。</p><p>虽说,那个猜测,太过于可怕,让人无法相信。</p><p>但多年后,白汉文豁然回首,追溯前尘之时。</p><p>白汉文这才明白,他这庸庸碌碌的一生,自从在闻涛楼下,遇到叶秋之时。</p><p>白汉文的一生,从此不同!</p><p>……</p><p>“白师弟,我可助你青天,但他日,你若有所成就。”</p><p>负手而立,叶秋,微微一笑:</p><p>“你必须发誓,终其一生,都要守护——‘仁义’,何如?”</p><p>嗡!</p><p>声音落下,白汉文,浑身一震:“师兄,就这……条件?”</p><p>白汉文本以为,叶秋会借机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p><p>却不曾想,叶秋提出的条件,居然如此的简单。</p><p>刹那间,白汉文,有些愕然。</p><p>“孔曰成仁,明月取义,儒家的思想精髓,抽丝剥茧,无非就是——‘仁义’二字。”</p><p>叶秋,微微笑道:“我观如今的儒界,只不过是少数世家大族,垄断了知识,成为了特权阶级,凌驾于苍生之。”</p><p>“更有人,居于庙堂之高,却淡漠一切,任凭儒界动荡。”</p><p>“所以,我要白汉文你,日后有能力之时,成为‘仁义’的守护者,何如?”</p><p>这……</p><p>声音落下,白汉文浑身巨震,顿时沉默。</p><p>孔曰成仁!</p><p>孟曰取义!</p><p>“仁义”二字,看似简单,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能读的朗朗口。</p><p>但“仁义”二字,真的那么简单?</p><p>当然不可能!</p><p>古往今来,无数的大儒,真正纯粹的仁义,又能有几人?</p><p>“公孙师兄,您口中的仁义守护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完美梦想。”</p><p>猛吸了一口气,白汉文,目带严肃:</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