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俩上山来搞对象的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这山上随便揪一株野花野草,都能入药。

  比如……

  钱如玉扯了朵地面上刚冒出来的椭圆形小叶子,放到鼻间嗅了嗅。

  “晓伟,琴姨,这个草认识吧?”

  “当然认识,这不是马齿菜么?”

  钱如玉点头,“嗯,也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她边往前走,边给旁边的俩人科普,“还有这个白蒿,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等症,是中药铺的常用药材。”

  “看,这是车前子,这边还有半夏……”

  杨雪琴按照钱如玉手指的方向,拿着铲子,挖了一株半夏,掸了掸土,根上挂着两颗白色的果实,“这些药咱以前也没挖过啊。”

  “那这些草药,大家伙应该都认识吧?”钱如玉问道。

  “肯定认识,车前子鱼腥草这些都当猪草打着呢,也没人收啊。”

  “这个白蒿和车前子,咱一人挖几斤回去,给周老板做样品。”

  药贩子每年收购的都是全草类中药,数量多。

  像根类草药,大抵都需要两三年长期,山上很难寻,大家都不愿意挖,药贩子想收却又没有大量货源。

  蒲公英是这山上最靓的崽,不能说挖之不尽,但数量绝对能供应大家的需求。

  它的种子一飞,来年又是漫山遍野一片黄。

  “走,去前面,看看野生黄芪多不多!”

  三人和其他挖药的村民拉开了距离,也没怎么挖药,满山跑。

  钱如玉瞅准一株野生黄芪,用了些劲,一铲子下去,连根挖起。

  “我挖到了一株,那边还挺多的哎。”

  “黄芪山上多,挖起来慢,大家都不爱挖。”

  钱如玉手上提着一株手指粗的黄芪,“你们看,这株黄芪算的上是上上品,绝对的一等货。”

  刘晓伟不耻下问,“如玉,从哪提现出它是一等货?”

  “好的野生黄芪呈长圆柱形,根条粗长,颜色是灰黄色或淡淡的棕褐色,表面有着不整齐的纵皱纹。质地较硬,所有的特点,这株药全有。

  如果你们从外形上分辨不出来,可以从口感上分辨。”

  钱如玉嚼了口黄芪根,“质量上乘的野生黄芪味道微甜,嚼的时候有豆腥气,年份短质量差的味道是涩的,年份太长,又会很柴,像这株大概两年左右长期质量最好。”

  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