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面桃花(三)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各位,这出戏还算精彩么?”崔书生穿着血红的新郎衣,拍着手走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恩将仇报。”

  书生使个眼色,伶人收起乐器,合众退去。

  百姓们被这出戏惊得目瞪口呆,陶家庄六十多年前定居于桃花峪,传至今日已经两代族长。每年,族长都会携亲信族人出远门,少则月余,多则半年,必会带大量财宝回庄。

  故此,陶家庄百姓衣食无忧,所谓和邻庄买卖交换,无非是做个样子,掩人耳目罢了。

  至于族长从何得来的财宝,又有几人自讨没趣一探究竟?过得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而这出戏,演得似乎就是陶三隐忍三十二年,杀食陶安然全家,冒名顶替,定居于此的故事。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

  百姓们不约而同想起一事,那是隐藏许久的恐怖秘密,由此深信不疑。

  唯一说不同的是,既然陶安然全家被杀,又从哪里冒出个崔书生?或者,他本就姓陶?

  “祖父虽然罪孽深重,可是用了三十多年,乐善好施,救助无数百姓,却遭此横祸……”崔书生旁若无人地穿过酒宴,走上戏台子。

  百姓们这才注意到,崔书生全身散发着浓郁的血腥味,新郎衣阴染着大片尚未干涸的血迹。

  “祖父和少年密谈一宿,得知不日必有灭门之灾,又受少年托付一事,才决定搬迁桃花峪。为防不测,当夜他冒充少年,乘轿出庄,将其中一处秘宝地点告知私生子,也就是第二天遣散的几位家仆之一。也就是我的父亲。”

  “待父亲寻到宝藏,赶至桃花峪,却发现张冠李戴,父亲陶安然变成了老仆陶三,陶氏一族被家仆们替代。父亲心中疑惑,隐隐猜到几分,又不信忠心耿耿的陶三会做此事,隐姓埋名,定居于此,查询此事。”

  “你们祖辈虽说隐瞒至深,谁知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父亲探查二十余年,终于从一将死陶氏家仆口中得知。哼!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如此血海深仇,惊得父亲急火攻心,还未报仇,就卧床不起,中风瘫了。那时我还年幼,直到几年前,父亲临终时,才将此事讲出。”

  “所以,你安排这出戏,就是为了自寻死路?杀几个尚在人间,知晓此事的族中长老,就报了仇?”族长背负双手,于席间站起,踱着步子走到戏台前。

  平日高傲惯了,他并没有仰头看着书生,而是平视前方,正是书生靴子。

  那双蹬着白底皂步的厚靴子来回走动:“祖父留下的那本书,不但有诸多财富的藏宝点,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金石之术。”

  “陶三,见到少东家,还不跪下!”书生突然一声暴喝,族长身躯一阵,眯着眼终于抬起头,重新注视书生。

  “族长德高望重,怎么可能是陶三?编出戏就能骗了我们?”

  “就算我们杀你祖上全家,你就一个人,又能怎么样?”

  “真是笑话!陶安然奸杀掳掠,后辈却来主持正义!”

  “都住口!”族长花白胡子胡乱颤动,阴恻恻地笑着,“你怎知我是陶三?”

  此言一出,陶家庄百姓惊愕地张着嘴巴,还未吞食干净的佳肴掉落桌上。

  宛如,当年,陶安然吃亲人血肉的模样。

  “祖父既然告诉父亲一处秘宝,又怎会让这本书成为孤本?他早就临写一本,交于父亲保管。”

  书生从怀中摸出一卷边角泛黄的旧书:“人居然能靠一张张死人皮,延续生命。此等换皮延寿之术,简直匪夷所思。”

  “此术需聚齐活人阳气,扮成黑白无常,保得尸体阳气不泄。再于当夜子时,开棺剥皮,用无根水浸泡阴翁,放置老龟、山蛇等长寿之物,封于地底十六载。无月之夜取出,将人皮包裹赤裸全身,躺于棺中,少则月余,多则半年,就可换皮续命。所以,你每年带着亲信不仅仅是寻宝吧?”

  (陶华讲到这里,我心中一动。这种方式太像月无华最擅长的蛊术了。陶三父母由西南逃至中原,难道是蛊族传人?许多线索串联贯通,那个少年,难道是……

  想到这里,我正想发问,陶华食指聚在嘟起的嘴唇前,做了噤声的姿势,接着讲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