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惹怒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来见朕,是为了舒长歌?”案台之上端坐的帝王两道如刀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宁清秋,仿佛只要他说一个“是”字,这柄锋利无形的刀就会直插他的心脏。

  宁清秋与台上人对视面不改色,殿内的暖火炉旺盛的烧着,驱散了部分雨水带来的寒凉,苍白的脸颊渐渐转了血色,只听他淡淡应答:“是。”

  只一个字,不拖泥带水,不左右其他。

  更不在乎那道目光究竟藏着多少杀意。

  短暂的沉默后,皇帝调整好情绪,收回那对他丝毫不造成影响的凌目,指着案桌上的一堆厚厚文书道:“今日早朝,朕收到不下十二本严惩舒长歌的奏章。通敌卖国的罪名,别说是他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就是你们这些皇子炎孙,也是罪无可恕!”

  这种滔天的罪名,宁清秋当然知道会带来什么样严重的后果,否则又怎会冒死进宫。他不徐不躁,只缓缓问出一句:“那父皇可知,这十二本奏章中,又有多少人是五皇子的幕僚?”

  皇上虽然心似明镜,但是被宁清秋直接了当的指出来,不免动了怒:“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还认为是闻择带人诬陷舒长歌不成?”

  是不是诬陷,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

  为了什么,这一君一臣的心里又岂不明了?

  只不过旁人不敢指出罢了……

  既然无人指出,那他便亲自揭了这些肮脏又有何妨?宁清秋清浅一笑,“这个世间最可怕的,从来不是战场上风沙飞扬的马蹄,也不是矛盾相持的厮杀,比起这些光明正大的行迹,那些拨弄风云暗藏在黑幕之中不断地射放出一根根冷箭的手,才是真正的丑陋可怕,令人发指!”宁清秋似是没注意到皇上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接着说道:“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便是高座朝堂掌眼方寸之地便以为看尽天下的所谓圣人!其实他……不过是、被权欲掌掴的可怜人……”

  这段话说的赵喜是心惊肉跳,不由得抬头偷偷望了一眼陛下的神情。这一看,连赵喜也摸不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静。

  死一般的寂静……

  罄竹殿一时成了九幽神府,就连那原先旺盛的炉火也慢慢地熄灭了下去,好像预料到了什么,只微弱的燃烧着。

  “啪…啪…啪……”一阵鼓掌声响起。

  皇上迈着步子一步一步向宁清秋走来,天子身上散发的威严没几个人顶得住,别说其他宫人们早就趴在地上装死人了,就连赵喜也微微后退半步……

  “好啊,说的多好啊!”皇上站在大殿中央,插着腰,环视一圈匍匐在地的众人,突然仰首笑道:“朕到现在才发现,允清王不仅生的一副好皮囊,就连这口舌也是相当了不得啊!”

  “来,继续说……”皇上突然大喝一声,一脚踹在离得最近的公公身上,直把他踹的人仰马翻,“你们都起来,给朕仔细听着!”

  宫人们吓得瑟瑟发抖,没人敢真的站起来,只把头低的更低些了,相信要不是这块地板挡着,真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宁清秋冷眼看着,面上不悲不喜,不怯不慌,“父皇以为,一个通关牒文就能铁证如山了吗?”他上前一步,朗朗说道:“按我大华律例,凡一品官员牵扯案件,当由大理寺清查再备报刑部,走完这一套流程,陛下方能下旨拿人。”他掷地有声,真真是不说透不罢休,“可据儿臣所知,大理寺并未起草文书,即便是刑部,也是在父皇下旨之后才有所动作!”宁清秋轻轻扫过一眼案台,高高推起的奏章足有四五十本之多,就是不知这里面可有多少人真正的说了句公道话……

  “如果儿臣没猜错,那十二本请奏当中刑部尚书应该位列群首吧?”刑部尚书是五皇子的人,当然听从五皇子吩咐,此事由宁闻择一手督查,好坏是非都由他一手掌控。

  听完宁清秋一字一句的指责,皇上气的早已是怒火攻心。宁永隽怒目圆睁,颤抖的手指着大逆不道的某人半晌才放出一句话来:“朕做事,还轮不到你允清王来赐教!”说完连续咳了数声,赵喜忙过去拍背顺气,却被皇上一掌拍下,兀自朝宁清秋迈近,更贴近他的耳旁,“别拿什么大华律例来刺激朕,你记着,现在不是你皇爷爷当朝做主的时候。是朕,朕才是这大华君主!都说允清王艺高人胆大,但你不要忘了,朕坐拥三分之一的天下,足以让那些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身埋黄土,从此这世间再无半点他们的影子……”

 &e牒文就能铁证如山了吗?”他上前一步,朗朗说道:“按我大华律例,凡一品官员牵扯案件,当由大理寺清查再备报刑部,走完这一套流程,陛下方能下旨拿人。”他掷地有声,真真是不说透不罢休,“可据儿臣所知,大理寺并未起草文书,即便是刑部,也是在父皇下旨之后才有所动作!”宁清秋轻轻扫过一眼案台,高高推起的奏章足有四五十本之多,就是不知这里面可有多少人真正的说了句公道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