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周宗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圣心难测,皇上明明有意放过煊武王,为何突然又改了主意?”允清王府,宁伍将朝殿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宁清秋后,遂有些不解的问道。

  庭院内,宁清秋安于一亭,垂头喝着暖茶,仿佛并没有把宁伍的话听在耳里。

  半晌,他放下茶杯。施施然开口:“客人应该到了,你去府前迎一下。”

  宁伍虽然不明所以,却还是躬身应下。

  不消片刻,再次出现在宁清秋眼中时,宁伍的身后跟了个长身玉立的青年人,来人的官服还未及换下。

  青年人见到宁清秋,立刻躬身行礼,“臣周宗杰拜见允清王殿下……”

  “太常寺卿不必多礼,请坐。”宁清秋神色温和,示意他落座。

  周宗杰随意一看,这院中除了一张石桌和四个石凳外,就是满院的枯枝环绕,不由好奇一问:“臣斗胆一问,这些枯枝……”

  宁清秋轻佻眼梢,眉间陡现一抹笑意:“这是梅枝,尚未含苞待放。”

  周宗杰露出了然神色,“原来如此。”

  “只是用这么素雅的梅枝装饰内院,王爷的想法还真是独特。”

  宁清秋淡淡浅笑,顺从他的话与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几句闲谈过后,周宗杰双目深凝,表情渐转郑重:“王爷费心相助,臣本不该疑虑,只是臣尚有几个问题不能理解,故来一一讨教王爷。”

  见周宗杰终于步入正题,宁清秋也就大方应道:“太常寺卿请问,本王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宁清秋算准了他会来,也算准了他会带着疑惑来。

  “其一,王爷为何要把那本账薄交给臣,其二,王爷为何要救李巡抚?其三,王爷提醒臣不要在大殿上同高溱争辩是为何意?”

  周宗杰一连问出三个问题。

  宁清秋稍作停顿,解答道:“其一,本王不管将那本账薄交给谁都无可厚非,只要最后那本账薄到了父皇手里便可。其二,李巡抚一介清明,莫说本王与他交情不深,即便是素未相识,本王也不会让一个无辜的人蒙冤。至于其三,太常寺卿难道心里还没有答案吗?”

  高溱作为御前统领,他的女儿又是煊武王正妃,在身份如此敏感的条件下,他更不该急于替煊武王申辩。周宗杰只要细细一想,就能明白过来。

  对于帝王而言,最忌讳身边人存以二心。试问如果煊武王谋反,高溱作为御前统领,是会保护皇上还是会助其谋逆?

  短暂的沉默过后,周宗杰还是心有不诧,“可惜皇上还是没有严惩煊武王!”

  宁清秋心中是无比清楚的,无论如何宁宣都不会受到重责。因为他那位父皇心里装的不是贫苦百姓,而是皇位权谋。

  而宁宣是皇上用来制衡他和宁闻择的手段之一。

  所以他本身就没抱多大希望,只是见周宗杰面色郁结,这才开解道:“已经够了,若不是高溱开口,本王的那位二皇兄怕是一点实质性的惩罚都没有落下,现在至少让父皇对他稍有芥蒂。”

  周宗杰涩然一笑,煊武王的脾气秉性他是最看不惯的,“臣还是没有王爷看得透彻。煊武王杀伐过重,实不相瞒,其实臣并不看好煊武王继承大统。”太常寺卿不禁说出心声。

  “如今整个朝堂之上,敢于和煊武王对峙的,恐怕也只有太常寺卿了……”宁清秋正是欣赏他这份果敢和坦诚。

  “王爷过奖,只是王爷做了这么多,应该不只是惜才,其实更有拉拢李巡抚的意思吧?”周宗杰带有试探性的问道。

  宁清秋并未作答,而是不慌不忙的给自己和周宗杰的杯中分别续上茶水,“太常寺卿觉得这茶如何?”

  周宗杰方才落座时就已经喝了一杯,此刻他不用再喝第二杯就已经有了答案,“臣觉得这茶过于清淡……”他向来不会说谎,都是有一说一。

  宁清秋旦笑不语。

  难道是我的口味变重了?他不禁怀疑起自己。

  少顷,“太常寺卿不如再喝一杯看看。”

  周宗杰又喝下一杯,结果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更为疑惑,“奇怪,这茶怎么又变浓了?”

  明明是同一个茶壶倒出的,怎么味道却截然不同?

  宁清秋淡淡浅笑,握住空了的茶杯在手中旋转:“本王却觉得这茶不浓不淡,刚刚好。”

  “太常寺卿饮第一杯时,可觉敢和坦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