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栅栏,本来是拦牛、马、猪、羊,圈定人家的范围,圈住家养牲畜;同时,防外来的牲畜吃、拱自家的东西,或者带走家养的牲畜。村里拦鸭鹅更容易些,不用多高,几根杆就行。养鸡就得高些,密实些。安装简易的,只能拦“君子”,狗急了还会跳墙呢。若建高墙,是拦野兽,拦盗贼;若建城堡,是阻拦敌人入侵。

  栅栏木头变色了,变得灰白;圆的干开裂了,缝里夹着灰。房子,空的,废弃的。门窗连着,油漆剥落翘起,色不存,玻璃破碎,人去屋空。里面很矮,“人怎么住的呀?”小全跟立本进“屋”,棚已经露了,看见天。有小鸟飞出,像走错了地方。立本想起老家,小鸟在屋檐翻飞,从中堂穿过,那是它熟悉的家。小鸟呆有人的地方。

  栅栏里的地,硬底儿上有浮土,靠栅栏的地方松软,长出茂盛小草。小草摇摇就不动了,然后再摇。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也长这么高。今年长得多了,是外边的草看上了这块儿,到里边来了。风晃动着小草,阳光撒到土里。

  转悠寻摸,有盘子饭碗的碎片,土中隐约可见。

  这里是“制高点”。天空看上去蓝蓝的,感觉像在大海。站这看家那边:大树穿插在房子之间,在房前房后本是不对称的,但都与房子是差不多的远,看起来成行成线,如水波荡漾。成群的鸟盘旋。老单爷说,海里边有巨兽称王称霸,陆地成了避难的好地方。登陆是对恶的反抗,是善者,就像陆地险恶之后一些动物上树一样。物竞天择,巨兽消亡,还是小兽得以适应,机遇性地成长。尤以上树的人类祖先发展最好。在树上锻炼了上肢,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对树一往情深。

  树高出房子很多,树笼罩着村子。村子,本来没有村子,是后建的。爸说五零年建厂,才有这个村。人的生活温暖了这块土地。村的“年龄”比孩子们大十几岁。村子里升起炊烟,有了另一番境界。老人说,有人就有烟火,生火做饭冒烟,祭祀烧纸烧香也有烟。村里炊烟袅袅,升起到树上,他们觉得该回家了,回“老窝儿”。

  他们经过草甸子,割了一些干草,打捆儿背着。草甸子草根扎鞋底,坑儿包儿歪勒脚,他们往家的方向慢慢走。走了松软的耕地,走上路。

  进村,一路狗吠连成片。狗,始终保持着警觉,吠声提醒主人,为人看家护院。经过别人家,这是最常见的情景,如果走到哪是静静的,倒有些惴惴的了。

  放下干草,立本到小华家。小狗在炕上,炕上铺了布——拼成花格的背带兜兜,是小华小时候用的。小狗靠着小华眯着眼,晒着太阳的光。小狗懒洋洋,全身松散,前腿交叉,后腿松弛并拢,像个系着的袋子。小狗发现有人,抬头,动得轻柔。立本踮脚探头看,小华像睡着。立本要走,小华睁开眼,“回来了,”“没做饭呢?”“我妈在厂里带饭。”立本给小华子弹头,小华有个盒子攒了不少“珍宝”。

  小全进家,“妈吃啥?”

  妈说:“扎脖儿。”

  “妈,火别熄了。”“干什么?”“有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