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大门口正遇见晓刚,讶异:“呦,车骑人啦?”晓刚手提斜梁肩扛横梁往里走,也不理她。车子坏了,前圈都拧麻花了。他是偷偷骑车上的街,回来的时候,遇见小智,小智笑着和他打招呼,突然踢他的车。晓刚掉过车头,推着去撞,小智左躲右躲跑得快,气得晓刚整死他的心都有。晓刚骑上车,猛踏蹬子,驱动轮子追上去,小智一假拐,晓刚连人带车掉沟里。

  大前趟房的果世义经过,晓刚让他来帮忙扶着,自己上前面两腿夹轱辘,正过歪车把。

  世义说:车圈这样平不了,回去修吧。晓刚抬着车把,让前轱辘离地那样走。附近的人,取笑他前轮内胎出来“肠子出来了!”他踢了一脚,内胎炸碎了。世义斜楞眼看,“你说你像谁呢?”晓刚擦脸上的汗,“我随舅舅。”舅舅在部队,是军官,家里有他的照片,戴肩章,一个杠三个星。妈妈说后来又升了。爸爸说都改了,官兵一致了,军装没多大区别,干部多俩兜四个兜,战士两个兜,军衔都没了。晓刚的三叔脾气暴躁,也当过兵,还是海军呢;可是复员回农村了,什么也不是,他就不说了。

  晓宇躲出去,上了小全家。他和小全一起看镜框里的照片,坐着的,是谁呀?小全说是他姥爷,抗日时期做过交通员。晓宇问交通员是什么官?小全说是搞地下工作。没被抓吧?没有,抓着哪还有我们了。后来呢?后来让他当领导他不当,我妈说让他当区长,他不干。晓宇说:当了区长你家就不住这了。

  容叔下班回来,一把火点燃了家里没有火焰的平静。

  晓刚一气之下,下乡了。他没听妈的劝。他认为在家不如在外,出外没有人管着。

  他不等去当兵了,舅舅一直没给回信儿。

  小凡姥爷说,人看事情做决定,总是从某一角度出发,往往因一点决定了一切。政治家、历史学家、评论家、神学家称之为突破口、导火线、契机、缘分,作家称最后一根稻草。做对的是神来之笔,果断,有魄力;错的被称作冲动,愚蠢糊涂,头脑发昏。

  凡事能从两个角度想就不容易犯错了。

  容婶给晓刚一块手表,让他带着到那以后看点儿。这块手表每天晚上上弦,固定数,他上十二下,我上就十三下,手指搓的距离不一样。孩子小的时候,上完弦就听表针移动的声。晓刚走了,容婶掉眼泪,说容叔:“你怎么那么对儿子?”容叔不服软:“我不说谁说?”“有你那么说的吗?”“你说怎么说?我还表扬他呀?”“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谁说的?”容婶没说是你家的人说的。

  老容说:“我干啥都行,做工,种地,哪样都会。”

  老项婆子说:“他得恨你。”

  老容瞪眼睛:“我是他爹,他恨我?”“30后”与50后,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