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桥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后续还有部队源源不断的聚集在河岸。

  接着杨端和在亲卫的保护下过了河……这场仗对秦军至关重要,杨端和不放心交给别人指挥。

  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悬念的战斗。

  若是寻常将领,只怕会拿下游木桥处的燕军开刀。

  毕竟那些燕军大多是投石兵和弓弩兵,属于一触即溃的那种,先怼上他们马上就可以快活的大杀一番。

  然则打仗并不只是为了快活。

  先进攻这些投石兵和弓弩兵无疑是给燕军提个醒,让他们做好防备或是逃跑。

  于是就失去战斗的突然性。

  杨端和就没有心急,他命令部队绕过这些燕军直插敌军大营。

  可笑的是在这途中秦军甚至都碰到几支燕军。

  但由于天黑且秦军没有发起攻击,燕军想当然的以为是自己人所以不加理会。

  直到秦军出现在燕军大营前并发起攻击时燕军才发觉不对。

  是时司马尚正与燕王喜商议对敌策略,彼此争执不下。

  司马尚拱手对燕王喜说道:

  “大王。”

  “我等可在此处利用长河阻敌。”

  “退回城内防守是下下之策。”

  “到时秦军只需将城门一围,我大军便彼此无法增援将被各个击破。”

  ……

  燕王喜置下大将庆秦反对道:

  “司马将军!”

  “秦军新胜士气正盛,我等应避其锋锐再思反攻。”

  “且秦军缺粮少衣,此时冬季将至,我等便是退回城内又有何不可?”

  “秦军围城时必会饥寒交迫,久攻不下便只能撤军。”

  应该说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司马尚是以燕、代两军兵多将广考虑,在河岸驻兵防守也可以挡住秦军。

  而庆秦则是以守待攻静待秦军受不了北方冬季的严寒自行撤军。

  但很明显司马尚的建议更适合此时的燕军。

  因为以燕军此时的实力如果鼓起士气反击的话,不说可以打败秦军,但以河水之险挡住秦军却不成问题。

  庆秦的想法更消极,且将希望寄托在秦军受不了严寒会自行撤退上。

  万一秦军补充冬衣围上一个冬季呢?

  第二年等燕国粮草耗尽时不就只能投降了?

  所以,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该选择哪个方案。

  然而,燕王喜却是被秦军给打怕了,他根本就不考虑司马尚的建议。

  所以不耐烦的对司马尚摇了摇手说道:

  “勿需多言,明日一早我等便护着粮队撤军。”

  “司马将军也带兵回代国吧。”

  “若有需要,到时寡人再派人通知司马将军!”

  司马尚心下暗叹“

  之前还道与燕国结盟大有可为,不想燕国上下却是这般见识,赵国只怕是复国无望了。

  就在司马尚黯然神伤时,帐外却响起了喊杀声。

  燕王喜蹭的一下就跳了起来,紧张的问:

  “可是秦军?”

  “他们如何能杀到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