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窘况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朽在此召集论农原是为解三郡旱情之急。”

  “不想工师先制水车后作翻车,三郡旱情已不足为虑。”

  “诸位论农之后可将水车、翻车制法带回各地造福一方百姓。”

  “今日老朽有幸请到工师亲临,诸位若有不解之处可乘此时机提出。”

  ……

  沈兵暗道原来请我参加论农还有这用处,当免费讲解员来的?

  然而事已至此沈兵也无法拒绝,只得一一回答各路神仙提的问题。

  通常沈兵都能轻松解答,水车原本就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整个拆开来就那点东西,但还是有些问题有些新意。

  “工师,若是属地不产竹,又如何以竹筒舀水?”

  “用木桶替代?”

  这让沈兵迟疑了下。

  不产竹的确是个麻烦,古时交通可不像现代这么方便,火车一运就一大堆。

  而用木桶替代也不现实。

  因为木桶制作须将木板一块块锉成凹形,拼接成桶后再用麻绳捆实。

  这在纯以手工制作时代工作量相当大,水车又要用到许多木桶。

  想了想,沈兵就回答:

  “可以以方形桶取代。”

  说着就将右手立在左手上方解释道:

  “两端封闭,直板竖直横板稍往上斜,便可若竹筒一般蓄水、倒水。”

  这其实需要一点“举一反三”的能力,生活中需要圆形木桶,但水车却不需要,就算不严实会漏些水也没什么影响。

  一众农家弟子也是有学问的人,马上就明白如何操作,纷纷点头称赞。

  这时张格却“哼”了一声,问:

  “不知工师对三郡屯田、休田之窘况可有想法?”

  许应意外的望了张格一眼,说:

  “张格,这是屯田的问题。如何能问工师?”

  也难怪许应奇怪。

  屯田、休田是许应和王翦之间讨论协商的问题,拿出来问沈兵就有为难的味道了。

  张格却拱手答道:

  “先生,当前三郡之急除了旱情之外便是休田规划了。”

  “问问又有何妨?”

  “集思广益讨论一番说不定便能寻到解决之法。”

  许应心下虽有些许不满,但听张格说的也有道理就点了点头。

  沈兵却是一脸懵,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屯田、休田的窘况是怎么回事。

  许应见此便解释道:

  “若是按常理,我等今年应只屯一半田。”

  “明年再屯另一半,如此交替便可保持耕地肥力。”

  “可大将军却严令要屯所有耕地。”

  “如此一来……”

  这么一说沈兵就明白了。

  王翦那是为了明年的战事所以急着明年高产。

  而为了耕地的可持续性同时也是保证产量又要求耕地要耕一年休一年。

  于是就出现冲突:

  今年若是把所有田都屯完明年该怎么屯?

  还有后年、大后年……肥力逐渐下降于是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