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破而后立(二)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已经靠这个理想支撑了数十年之久了,足够长,足够长了。

  是我错了吗?我的理想有错吗?

  我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我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①

  太阳一点点西斜,日暮苍山,残阳如血,云霞由橙色变成红色,再转为暗红色,最终陷入了一片黯然。

  黑暗渐渐笼罩了整片山林,看着这片寂静沉默的天地,他还是不断地拷问自己:我错了吗?

  不!没有错,我相信我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我为什么数十年来,再怎么格物,再怎么寻觅,也一直找不到“理”?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待我,践踏我的尊严,让我至此山穷水尽的地步?

  王守仁痛苦地思索着,艰难地拷问着,几乎要把自己折磨到发疯发狂。

  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不生不灭常住真性”,什么是“吾性自足”,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②

  “欲”在心中,虽身随时间日愈苍老,心却不变。“理”又在何处?“理”乃世间规律之总和,理应亦于不变之地,“理”在何处?!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

  忽然,一声大笑破空而出,夜间山林的寂静被打破,笑声久久不绝,声震寰宇。

  寻找“理”长达十九年的王守仁,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明白了,顿悟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一刻,已是永恒。

  原来,答案一直在我身边,一直等待着我。

  “理”在心中啊。

  “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需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即是人欲。”③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瞬,几乎所有史书都用了相同的词语来描述这一瞬——顿悟。

  这一事件也被后世史书称之为——

  “龙场悟道”。

  …………

  注:①②③皆为《明朝那些事儿》里龙场悟道的原句,个人以为没有能写得超过这些的其他语句了,在此知耻引用。我对于龙场悟道的描写也参考了其中内容。

  hiahia我自己也没能想到(二)竟然这么快能发出来,所以今天更新了将近六千字,是到现在为止最多的一天。因为是原本计划中就非常重要的场景,也是我读书时忘却不了的历史上的伟大时刻,虽然可能笔力不够,自己还是比较开心的。  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算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分享。早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