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文氏归唐…中秋宴会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因为那些简书古籍事关重大,石经阁就建在唐侯府之内,距离唐侯寝室只有十来丈远,完全就是内宅的一部分。

  石经阁并不大,只一座三丈方圆的青石屋子,旁边还挖了一口小池塘,池边一溜排了十几只装满清水的木桶。

  根据石经阁的管理规定,石经阁之外,每时每刻都要准备十八只装满水的木桶。

  整整有四个人守在门口,看守石经阁。

  “君上!”见到李洛,四个经阁看守一起行礼。

  李洛掏出一串钥匙,亲自打开门,请文天祥进入。而负责守卫的一个经阁看守,却按照规定大声说道:“记!唐二年八月十五未时,君上亲领人入石经阁!”

  文天祥忍不住心中一动,竟然如此严格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孤本?值得如此郑重其事?

  等进入石经阁,发现中间赫然有一个圆石桌,几个原石凳。而周围,则是几十个石格。

  每个石格都有衣箱大小,外面还围着沙子,沙子之内又是一层木炭粉末,炭末之内又是一层干树叶,似乎是樟树叶。

  文天祥知道,这当然是用来防火防潮防虫蚁的措施。

  石格之上,则是一个个篆体汉字。文天祥一眼看去,立刻就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这些石格上的篆体字,他自然是认识的。但这些字组成的意思,却由不得他继续淡定。

  竟然是《虞夏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梼杌》、《书经》、《黄帝外经》等等数十种。

  每一种,都是华夏要么失传要么残缺的古籍!其中好几种的名字,只存在于书中。

  文天祥深吸一口气,有点颤抖的摸向写着“书经”的石格,目光亮的有点反常,他满是期待的回头看着李洛,“这里面…真的是?”

  李洛郑重的,有力的点点头,“尚书全本,就在里面。”

  接着,李洛从一大串钥匙中,找出一把刻着“书经”的钥匙,小心翼翼的打开。

  石格一打开,里面首先看到一个牛皮袋,打开牛皮袋,赫然是一个个竹筒。每个竹筒上标着数字。

  李洛拿起标着一的一个竹筒,拧开盖子,轻轻拿出一卷竹简,微笑着双手捧起递给文天祥。

  文天祥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打开这古朴的简书,慢慢的,他脸上就露出惊喜若狂的神情。

  “是真的!是尚书!是古文尚书!君上,这应该是真正的书经,不是伪作,不是伪作啊!”文天祥脸上都是泪,却一脸狂喜之态,再无丝毫大家风范,就连对李洛的称呼,也不知不觉的从君侯变成君上。

  文天祥是当世大儒,海内文宗。而宋明时代的硕儒,没有不研究金石古文字的。没有金石功底,就不是真正的大儒。所以,古简上面的字,文天祥大半能够解读。

  当其他石格被一一打开,文天祥更是激动的难以自抑。

  “《虞夏书》!竟然真有此书!”

  “《梼杌》!楚国八百年春秋,尽在其中矣!”

  “《黄帝外经》,不料真有此书!”

  ……

  “想不到,华夏之源,大半尽在这间小小石阁!”文天祥小心翼翼的卷好《鲁班书》,“敢问君上,这些无价之宝,从何处得来?”

  李洛把得到简书的过程大概说了一遍,文天祥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