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拜见唐侯!(二合一章节)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必举道:“主公英明,如今称侯,最是恰当不过。臣林必举,拜见唐侯!”

  一大群跟着下跪:“拜见唐侯!”

  李洛笑道:“诸卿免礼,免礼罢!林卿,这立国之典礼,虽然务必要办,但要一切从简,此事就交你主持了。吾在海东,只能滞留数日。”

  林必举有些激动的领命道:“诺!臣一定在三日之内,操办立国之典!”

  要说起来,这立国典礼,极其繁琐,没有一个月,根本办不好。可如果一切从简,那就容易了。

  李洛要立国建号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海东移民区,十几万百姓,无不额手称庆,如同遇见喜事。

  立国的事和他们有关系么?

  有。不但有,而且体戚相关。

  立了国,意味着在“王法”上,他们已经不是蒙元的百姓了,而是唐国的百姓,身份上有了归属,不再是逃人。

  更重要的是,说明唐侯会好好经营海东,不会撒手不管。海东会更加安稳,很难出现动乱了。

  有了唐侯在,他们就有主心骨了。

  …………

  五月十八,黄道吉日。李洛正式宣布立国为唐,进位唐侯。

  一大早,李洛率领大群穿戴崭新官服的文武官吏,在海边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祭祀天地神灵。

  李洛身穿绣着云纹的紫色袍服,他没有戴象征诸侯的十旈冠冕,而只是简单的戴了顶纱帽。就连祭坛上的鼎,都是临时赶制的七只木鼎。

  林必举早就拟好了一篇祷告天地的祷文,一篇祭告祖宗的祭文,李洛站在高台上各自念了一篇,就算是唐国创立,他就是唐侯了。

  然后,文武臣僚一起下拜,再拜,算是定了这君臣名分。整个仪式简单到极点。

  接下来,李洛就回到改名为唐侯府的社主堂,颁发第一道唐侯令:开朝。

  所谓开朝,就是设立唐国朝廷制度,任命朝廷官员。

  朝廷,并不是大国才有。春秋时哪怕一个大夫,都有自己的朝廷。在两汉魏晋,就连一个小小的县衙,也可称为朝廷。

  开朝令定以前的议事殿为朝堂,设立国卿廨。国卿廨设上卿两人,卿士三人,合称五卿。上卿为正五品,卿士为从五品。

  国卿廨下暂设户曹、吏曹、礼曹、工曹、兵曹、法曹,共六曹。六曹定为六品官衙,司曹大夫和监理大夫都是正六品。

  其中户曹就统管了农林牧渔和赋税财政。六曹的权限,除了法曹之外,均比历代有所扩大。

  再另外设立司警署、大法堂、大检堂、监察署,合称堂署,与六曹同级。堂署是司法衙门,其中监察署只负责对官吏司法。而这两堂两署是独立的,六曹和国卿廨均不得干涉。

  又设立度支司,负责财政预算和审计。设立商务司,负责管理官营产业以及民间商业。设立专门铸造银币、借贷通融的银行司。以上合称三司,同样与六曹同级。

  最后还设立司教院、司医院、司民院,合称三院。这三院低于六曹,为正七品衙门。

  司医院除了管理医院和医师,还管理中药。司教院是管理学堂书院和教师,司民院是负责管理百姓户口、婚姻登记、财产转移过继、已经赈济等事物。

  以上是文职机构。

  武职机构,将海东军队改名为唐军。保安团编制还是团,但效仿隋唐授予团号。保安一到四团,分别授予近卫团、虎士团、尚武团、铁血团。

  两个骑兵团,改为近卫骑和飞鹰骑,主官改称千骑长,下面还有百骑长,骑长。

  郑和的海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