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最后还是钱的问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襄子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而是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陛下,那样的话,整套甲胄就要超过五十斤了。”



    骑兵们可不仅仅只有甲胄的。



    他们还有自己的兵器,盾牌,弓箭,水囊,干粮袋等等。



    就算水囊干粮什么的可以放在驮马身上,可马匹的负担依旧是不轻。



    “加。”



    王霄再次确认“这个是事关性命的大事情,不能放松哪怕一两。”



    实际上这也是与冶炼技术有关,汉朝的铁产量虽然不少,可技术方面还是差了许多。



    含磷,含硫等等杂质,强度远远无法和现代世界相提并论。



    王霄虽然推出了炒钢法,可这东西的产量很低。对于数以万计的装备来说,那点产量堪称杯水车薪。



    既然质量不行,那就只能是用重量来叠加。



    好在汉时的马匹,比起后世明清时期那些比驴子大不了多少的马匹来说,要强上太多。



    多个十几斤的负重,勉强还能够坚持。



    ‘一汉当五胡’这句话的核心,就在于汉军在装备上的绝对优势。



    王霄是绝对不会放弃这种优势,而去拼什么数量的。



    没错,大汉的人口的确是远超匈奴,甚至远超全天下其他国家的总和。



    但正是因为人口是优势,那就更加不能肆意浪费这种优势。否则的话,优势就将变成劣势。



    除了札甲之外,墨苑这里还接了优化现有汉军军械的工作。



    几十年前的秦朝事情,是青铜器的技术最巅峰。



    那个时代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与性能,已经是真正的达到了潜力极限。



    也正是因此,铁器开始大规模普及。



    因为比起铁器来说,青铜器的铁器已经被挖掘殆尽,而铁器却是依旧潜力无限。



    所以到了汉时,铁器开始大规模在生产生活以及军中大规模普及。



    铁甲不提,已经是在改进札甲。至于说板甲什么的,需要在水利锻造机出来之后才有可能拥有。



    而农具方面,除了曲辕犁之外,还有铲、锄、耙、镰等等铁器农具开始推广。



    至于日常的生产工具,斧、锛、锤、凿、刀、锯、锥、钉等等的出现,更是急速扩大了百姓们与自然争夺资源的速度与实力。



    在武器方面,之前较短的青铜剑,在铁器当道之后转为了强大的环首大铁刀!



    厚背铁刀与青铜短剑之间的差距,是完完全全的代差。



    汉军甲士一刀劈下去,匈奴人的皮甲穿与不穿区别不大。



    而长兵方面,则是从曾经的铜戈,逐步转变成了铁矛与铁戟。不但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