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邸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p>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秦金属产量与质量上的大幅度提升。</p><p>不过这些金属出来之后,大部分都是被强势的军方给截胡。留给民用的份量并不算多。</p><p>好在总量上的大规模增加,哪怕是少部分在民用上,比起以往来说也是让人眼红般的改善。</p><p>别的不说,咸阳城周边的村镇里,基本上已经再也见不到石头木头做的农具了。</p><p>甚至于,家家户户都能有口铁锅来用。</p><p>不要小瞧铁锅,这可是真正的战略性武器。</p><p>历代对草原的禁止出口的物品里,铁锅每次都是名列前茅。</p><p>有了铁锅,就可以随时吃到热食。无论是对于行军作战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p><p>在王霄的努力下,大秦的国力已经强盛到了咸阳城周边百姓,人人家中都能用上铁锅的程度。这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善政。</p><p>在王霄看来,这种程度的改进收获不算多大。</p><p>毕竟比起他所经历过的工业时代来说,这么点点的产量增加,在工业时代里就连浪费掉的废角料都算不上。</p><p>当然了,在老秦人与墨家人眼中,几千几万斤的铁器产量那都是了不得的收获。</p><p>这么多的铁料,足够打造多少万件的农具锄头犁刀了。</p><p>造纸术方面,因为技术含量太低,所以是最早就出成果的。</p><p>纸张一出来就是大受欢迎,甚至出口列国为王霄赚了不少钱。</p><p>王霄不缺这点钱,文化普及什么的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事情。</p><p>所以,他用纸张做了一件创举。</p><p>那就是发行邸报。</p><p>邸报实际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在西汉时期就出来了。</p><p>当时各郡在长安城内都有办事处,派驻有常驻代表。这些人的住处,就被称为邸。</p><p>他们的工作是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带着,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那里。</p><p>这种形式,就是最早期的邸报。</p><p>当然了,这只是一种信息汇总,而且不会面向民间。</p><p>所以真正意义上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而邸报这个称呼,则是从宋朝开始。</p><p>现代的吹子们鼓吹西方多好什么的,实际上那些东西都是咱们老祖宗们玩剩下的。</p><p>像是现代世界人人都爱的钞票什么的,那些都是咱们多年前就已经弄出来的。</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