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朝堂风波(五)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陛下要打压勋臣派了?

  世兄让我拜会法正大人,莫非是让我撇清干系。

  马良心头震动,嘴上却沉稳道。

  “多谢世兄指点,良读书只为施展一身抱负,并无升官、站队的想法,从县令做起也未尝不可。一县之地,数万百姓,虽不如郡城,也足以让良一展抱负。”

  呵呵呵,好!

  诸葛瑾笑容可掬,脸上却有一丝遗憾。

  “你不想去争辩,可命运早已给你贴好了标签。”

  他顿了顿,看向三人,释然道。

  “也罢,不谈这个,那我就给你们讲讲从上次科举开始的新选官制度。”

  还有新东西?

  孟获、祝融从刚才开始就不太听得明白两人的“拖累”和“从县令做起”是怎么回事,这殿试还没开始,安知马哥不能高中三甲?

  只是他们也不好插话发问,听到新的选官制度不由来了精神。

  诸葛瑾看着另两饶表情,顿觉有趣,认真讲解道。

  “刚才的是通关大考的,现在就大考落选者。以往落选者只能回去继续读书,或者安排到书院中教书,现在多了一条可以直接进入朝廷机构下派为亭长管理乡村。”

  “楚国之法乃是土地归国家所有,乡绅失去了立足根基,大多凭借钱财进了县城发展生意,而朝廷可以趁机将影响力从郡县投射到了乡镇,推行使用肥料、规划水利灌溉和农作物轮作。这就是司徒大人制定的士子下乡。”

  孟获不解,云南那边读书人少,识字的人也不多,在他们那儿读书人可是稀缺资源。当然,有些部族在乎,有些部族也不屑一顾。

  “为什么费这个力气让读书人下去管辖乡镇?”

  听到孟获的提问,诸葛瑾一脸笑容地看向马良。

  “季常,你。”

  马良只是短暂沉吟片刻便回答道。

  “因为新法,朝廷和世家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前以土地为根本的世家只能操持起生意,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就是‘土地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在你身边’。所谓士子下乡,是朝廷为了防止世家以另一种姿态重新扩大在乡村的影响力,保障农耕和粮草。”

  诸葛瑾点头,十分满意马良的回到。

  “不错不错,不愧是季常,短时间就能理清其中关键。还有一点,此举不但可加强朝廷对底层的管控,还可以考察官员的办事能力。”

  “士子下乡有三年任期,期满解职,政绩好的可成为六品乡长,甚至是五品县令,也不输一些死读书的进士了。政绩差的也可以接着参加科举。至于贪赃枉法的,呵,那些老油条抓不到马脚,几个愣头青,区区十里乡村还怕找不出证据吗?届时直接移交刑法司处理,永不录用。”

  看着孟获微微咂舌,诸葛瑾笑道。

  “呵呵,不要怕,这也是条通过实干证明自己才能的新路子,有些人书读得不行,但办事是真有本事。”

  几人又谈了许久,从为官治政的经验到各地风俗民情,再到三国军力形势,各有所得、宾主尽欢。

  离开时,马良等人在庭院里见到远处的凉亭有人抚琴,琴声悠扬,如溪水流淌。

  马良只是远远一拜,随即转身离开。

  孟获、祝融跟在身后不禁疑惑。

  “马哥,这是何人?”

  马良却只是摇头不言。

  走出诸葛府,马良长长呼出一口气,抬头望。

  孔明世兄忠义如此,奈何成王败寇,蹉跎了才华。季书,施展了一身才华抱负,亦是为楚国立下过奇功伟业,奈何。

  “高处不胜寒啊。”

  马良轻声呢喃。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